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历史的创新解读:以“金陵砖”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探究.docx
文件大小:40.48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3.34千字
文档摘要

历史的创新解读:以“金陵砖”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探究

【摘要】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历经了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化,构成了多元文化为代表的艺术形式,包含了国画、书法、篆刻、剪纸以及地方艺术等多样文化,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文化传递价值。在“双减”背景下,设计体验性强、覆盖面广的传统文化小学美术课程活动,能够丰富美术教学的内涵,让学生在认识“传统美”、感受“传统美”、习得“传统美”的过程中,促进美术素养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提升。文章聚焦校本研究的金陵砖文化,通过介绍金陵砖文化的内涵,分析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意义,探讨传统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艺术金陵砖文化美术素养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美术核心素养为导向,不断发掘美术教育的内涵,同时还要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美术创作融为一体,创作出更多的美术作品,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提高美术课堂温度。

一、探寻尘封的记忆:金陵砖

金陵砖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以砖为载体,通过砖石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更具艺术价值。南京的金陵砖就是明城墙,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采纳大将冯国用金陵“龙蟠虎踞”适宜建都的建议,定都南京,为更好地巩固国防,朱元璋开始在南京竖起座座城墙,以抵御外敌。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最长、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城砖来自于不同地方,土性有一定差异,如黏土、砂土等,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金陵砖上刻有铭文的字体多样,主要有楷书、隶书、行书、小篆等多种形式,集中国民间书法艺术为一体。在美术教学中渗透金陵砖文化能够使学生探索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古代砖石与现代文化联结,不仅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美术教育内容,而且丰富了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对金陵砖的学习研究,也能使学生通过实践探寻提高各方面的美术素养,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找寻装饰金陵砖的新思路。

二、追寻美术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意义

(一)利于传统文化传承

目前来看,部分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这不利于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感受别样的艺术风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只有发掘美术中的传统文化才能感受美术的魅力,在这种情况下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二)利于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是一种创设联结式的教学理念,其能丰富课程内容,且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融入课堂中也能唤醒学生的认同感。以南京地区为例,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掘地区文化因子,如金陵砖文化,在此基础上能够感受古都的文化特色,同时也能为学生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奠定基础。在文化与学科双重力量的影响下,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利于学校校本特色的课程开发。

(三)利于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升

对于美术教育而言,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是重中之重。“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减”的是负担,是繁杂的机械性练习,同时为了更好地“减”也要有所“增”。例如,美术课程更有特色,从教师讲、学生画转变为培育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提升的美术课程过程性学习。金陵砖文化传承着艺术色彩,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缩影,从中可见我国的发展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该种文化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参与文化探究活动,借助砖这一载体呈现文化,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逐步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中的表现力、创造力和文化理解力。

三、思寻金陵砖文化与美术课程的实践融合

(一)审美判断,目睹历史印记

引导学生参观博物馆是美术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实际砖文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参观六朝古都博物馆,进入博物馆后观察城墙砖,通过观察其外形,表达直观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感受到明城墙的发展历程,感受到古代十五创设的过程。笔者还带领学生参观了南京市砖文化博物馆,观察砖器上面呈现的各种图案,进而深入了解其蕴含的文化。此外,笔者所在学校也有砖文化长廊,长廊中摆放着现代技术与古代砖石相结合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美术素养中的图像识别能力。

(二)任务导向,记录制砖过程

金陵砖文化融美术、书法、篆刻等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其生动形象地诠释了铭文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彰显了明朝文化:责任落实到人。笔者在学生参观时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如“为什么城墙砖上会有铭文?”,学生认真研究、仔细发掘后发现,原来古人也有“责任岗”,从而备加感动,继续研究。国庆期间,通过任务手账单的形式,一些学生在砖上发现了猫爪印,并猜测当时已经有猫这种生物了。一些学生还通过听取博物馆的讲解员讲解砖石烧制过程,了解了砖石制作的过程,如选土、熟土、过筛、暖水、练泥、压泥、制坯等。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美的美术素养,为其了解传统文化并传承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