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doc
文件大小:5.15 M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2.56千字
文档摘要

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院系:XXX学院

专业:XXX

姓名:XXX

学号:XXX

完成日期:XX年XX月XX日

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很多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名城的国家,风景名胜资源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大自然和前人留下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见证历史的精华沉淀,体现其应有的宝贵价值。本文通过城市规划法规和土地管理法规的相关条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保护对策。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1.前言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速阶段,城市化是当前发展主要趋势所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稀缺问题的凸显,旧城改造及其规划设计开始成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焦点,而随之所出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也成了旧城改造中备受争议的问题。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城乡规划法》,其中第五章提到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制定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制定。不仅如此,我国还颁行了《风景名胜区条例》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两部行政法规及相应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对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与保护及村镇建设行为进行严格管理。

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底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保护,不应将其对立看待,而应该从中找到其和谐统一的方面。

2.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

2.1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风景名胜区是指依法审定的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2.2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管理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在所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和随意改变。在

贯彻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干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并以身作则、带头学好、宣传好、贯彻好《条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支持,形成合力,引导社会各方面关心、理解、支持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

三、全面推进依法实施风景名胜区管理。做好风景名胜区工作,贯彻执行《条例》,关键在于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强化资源保护和监督管理。各地要紧密联系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条例》贯彻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利用、管理各项工作。要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抓紧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探索管理机制的创新,坚持依法行政,强化依法治理,实现依法保护,把风景名胜区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要切实抓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和目标,提高风景名胜区管理水平,全面促进风景名胜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风景名胜区已成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主要场所,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特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更是广大游客的首选之地有客人数占我国出游人数的80%左右。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崇尚山水、热爱自然、登高涉险的传统,现代社会的紧张生活使人们乐于到风景名胜区球的心态上的放松,同是锻炼体魄,访胜猎奇,增长学识,陶冶情操。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切实做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

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策

(一)加强名城全面保护,整体性保护,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历史古城一般都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相对完整的建筑形制,在保护工作中应注重保持其完整性,如泉城济南古城区为护城河,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主要内容。古城区的保护体现了整体保护的思想,既保护古城区,又保护与古城区密切相关的外部自然地理环境;既要继承古城区的传统格局,又要保护古城轴线、路网、水系,还要严格控制古城区建筑容量、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及空间尺度。另外还要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如集全社会之力保泉护泉,在全体市民中积极开展爱泉护泉的宣传教育活动等,让公众参与到保泉护城活动中来,进而在全民中形成一种自觉行为。

(二)拓宽名城建设的筹资渠道,增加保护和维护投入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一项高投入的系统工程,在英国和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是保护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款项数额巨大,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则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社会捐资、股份筹资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名城建设。如保泉工作开展时通过济南市财政拨款380万元,社会各界捐助200多万元等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