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孟村回族自治县:地名里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pdf
文件大小:280.9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3.07千字
文档摘要

《孟村回族自治县:地名里的历史文化

与民族特色》

孟村回族自治县地名考

一、地名由来与历史沿革

孟村回族自治县的地名起源与移民历史、民族融合紧密相关。据史料记载,明永乐二年

(1404年),回族孟氏家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处定居,以姓氏命名为“孟村”(古城沧

州)。此后,张、王、李、刘等回族姓氏陆续从南京应天府二郎岗迁入,形成回族聚居区(古

城沧州)。随着人口繁衍和行政区划调整,孟村逐渐发展为区域性政治、经济中心。

在历史沿革中,孟村的地名变迁反映了朝代更迭与民族政策的影响。自商代起,境内已有人类

活动,春秋战国属齐国,秦属济北郡,西汉设宛乡城,隋唐时期分属浮水县、清池县等(抖音

百科)。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饶安县并入清池县,县域划归沧州。明代以后,孟村作

195511

为回族聚居地的地位逐渐稳固。年月,孟村回族自治县正式成立,成为河北省六个

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

二、乡镇地名的文化内涵

1.孟村镇作为自治县行政中心,孟村镇因孟氏家族立村得名,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区域。镇内

“”“”

街巷多与民族特色相关,如民族大街清真寺街等。丁庄子村因回族丁氏迁入而得名,

该村曾涌现清代武术家丁发祥,其击败俄国大力士的事迹被康熙皇帝赐建清真寺两座(古

城沧州)。王御史村则与明代监察御史王国祚有关,该村原名南满旗,后因兑换官庄更“”

名为“王御史官庄”,1981年恢复现名(历史看地理)。

2.辛店镇辛店之名源于明永乐年间辛氏在古官道旁开设店铺,初称“辛家店”,后简化为辛店

(历史看地理)。张官店村则因张氏奉命在官道旁建店接待官吏而得名,两村均体现了古

代交通与商业对地名的影响(历史看地理)。

3.高寨镇高寨村原名安家寨,因安、齐二姓明初迁此立庄。明嘉靖年间高氏迁入后人口兴“”

旺,遂更名为“高家寨”,后简称高寨。镇内“大浪淀排水河”穿境而过,反映了当地水利地

理特征(抖音百科)。

4.新县镇新县镇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浮水县治所,唐贞观十二年(638年)饶安县移治于此,

称“新饶安”,宋代改称“新县”,沿用至今(抖音百科)。镇内“新县清真寺”是抗日战争时

期渤海回民支队的诞生地,承载着革命历史记忆(古城沧州)。“”

1

三、民族文化与地名符号

1.41“”

回族宗教与地名孟村境内分布着座清真寺,许多村庄因寺得名。例如,正道村原名

“”1940

北小庄,年成为回民救国总会机关驻地,其报刊《正道报》影响深远,村名亦由此

而来(孟村融媒体中心)。关马寺村因关、马二姓回民建寺而得名,体现了伊斯兰教与“”

地名的融合(西安市高陵区人民政府)。

2.武术文化与地名作为八极拳发祥地,孟村的地名常与武术相关。如八极拳国际培训中心“”

“”“”

所在地孟村镇,以及拳坊村武庄等村落,均反映了武术在当地的文化地位(沧州市人

民政府)。

3.革命历史与地名抗日战争时期,孟村是冀鲁边区重要革命根据地,许多地名与红色文化紧

“”193818“

密相连。例如,十八盟村(今王御史村)因年名青年结拜抗日而闻名;回民支

”“”

队路靖远县旧址等地名则纪念了革命斗争史(抖音百科)。

四、自然地理与地名关联

孟村地处华北平原东部,地势低平,盐碱地广布,河流湖泊众多,这些地理特征深刻影响了地

名命名。例如:

?“”“”“”

洼地名:前涨沙后涨沙等村名反映了历史上黄河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