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纵横习字格在汉字结构书写中的运用.docx
文件大小:39.8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3.44千字
文档摘要

纵横习字格在汉字结构书写中的运用

【摘要】运笔和结体是写好字的关键,结体是写好字的基本要求,没有结体,字不成行。而平行等距,是结体的核心要领。练好平行等距的汉字是汉字书写的必经之路。在小学低年级,尝试运用纵横习字格来解决平行等距的汉字书写问题,能让学生在纵横习字格中反复练习书写,有效掌握平行等距的汉字书写方法,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

【关键词】汉字书写平行等距纵横习字格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个学生写好汉字。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每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写好规范字就是不写错别字、异体字和新造字,还要把汉字写得“正”、写得“美”,在视觉上笔画排列和谐、美观。其中,控制好汉字笔画中的“平行等距”最重要。

当一个汉字笔画中出现多横、多竖、多撇、多点时,要注意横与横、竖与竖、撇与撇、点与点之间距离平行且相等。平行等距并不需要用数学工具进行精细测量,视觉上达到“平行等距”即可,这就要求将点和画安排得合宜、协调有致。如果所有点和画都绝对平均、均匀,写出来的字就会显得死板。如“王、三”这样的字,如果横画都写得一样长,看起来就非常呆板。

平行等距是楷书最常见的结构原则,可以分为横、竖、撇、点的平行等距。为了让学生理解“平行等距”,笔者通过一些例字并把它们放在纵横习字格上让学生感知。

在讲横向笔画间、竖向笔画间、斜向笔画间和点与点之间的平行等距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纵横习字格。

一、什么是纵横习字格

纵横格是习字辅助格,是习字工具,在纵横格中可以清晰定位汉字点画位置。因纵横格有四条纵向平行线和五条5°角的横向平行线,故在纵横格中能更为清晰地剖析汉字点画间的平行等距。笔者主要借助纵横格来谈谈平行等距汉字的教学策略。在使用纵横格时,要注意分析点画的内部结构,即点画的排列组合关系,以及点画留下的空白与空白之间的关系。

书法家包世臣结合自己学习书法的感受,认为在有“网格线”为坐标的“宫”或“格”内习字,能更快捷地掌握书写要领。下面,通过例字并把它们放在纵横习字格上来让学生感知汉字的平行等距。

1.横向笔画间的平行等距

图1以“日、目”字为例,当汉字中出现多个横向笔画时,平行等距的特征非常明显。笔者通过圆圈的大小来展示横向笔画中的平行等距。教师可通过“一找平行等距,二察横向笔画长短,三抓主横向笔画”的策略来教学。

以“百”字为例,先引导学生找“百”字笔画中的横向笔画,通过画辅助线和画圆圈的方式来验证这个字是否遵循平行等距的规律,再引导学生观察各个横向笔画的长短,即第一横最长,第三横最短,且挨左不挨右,最后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横向笔画,即第一横是“百”的肩膀,要写得长一些。

通过本组例字的研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字中横向笔画比较多时,一般横向笔画间的距离应比较均匀、方向较一致,且横向笔画有长有短,要主抓横向笔画间的主笔画,这样写出来的汉字就更加匀称、美观。

2.竖向笔画间的平行等距

以图2“地”字为例,当汉字中出现多个竖向笔画时,竖向笔画之间存在平行关系且等距。同样,笔者通过圆圈的大小来展示竖向笔画中的平行等距。

教师在教横向平行等距的汉字后,再教竖向的平行等距汉字时,可让学生上台讲解竖向平行等距汉字的写法,教师在旁相机指导。总之,在教此类汉字时,先画线找平行等距的竖向笔画,再观察竖向笔画的长短,最后抓汉字笔画中的主笔。

以“世”字为例,先引导学生找“世”字笔画中的横向笔画,通过画辅助线和画圆圈的方式来验证这些汉字是否遵循平行等距的规律,再引导学生观察各个竖向笔画的长短和规律,最后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横向笔画,即第一横连接了“世”字竖向笔画,要写得长一点。除了要发现竖向平行等距汉字的普遍规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汉字的独特规律,如“世”字,竖向笔画的起笔处和横画的起笔处大概在一条线上,且在横向笔画的起笔和落笔处做两条垂线,我们会发现这两条垂线和三条纵向笔画大致存在平等等距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思考力。

3.斜向笔画间的平行等距

以图3“多”字为例,当汉字中出现多个斜向笔画时,斜向笔画之间存在平行关系且等距。同样,笔者通过圆圈的大小来展示竖向笔画中的平行等距。

教师在教斜向平行等距的汉字时,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写好第一个斜向笔画。只有写好了第一个斜向笔画,其他斜向笔画才能美观地依照第一个斜向笔画进行平行等距的书写。因此,在说明斜向笔画间的平行等距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画辅助线和画圆圈的方式来发现斜向笔画间的平行等距,然后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斜向笔画倾斜的角度大概是多少,接着,观察斜向笔画间的长短,最后抓住斜向笔画间或汉字的主笔。

以“乡”字为例,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笔撇折中的“撇”、第二笔撇折中的“撇”和第三笔“撇”之间大致存在平行等距的关系,接着请学生观察第一笔撇折中的“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