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晋文公:争霸前做了哪些工作
欢迎来到《刘勃的国学课》。
接着讲《左传》。昨天讲到,晋国的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后,
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
晋文公是如何处置往日的恩恩怨怨的,《左传》里就讲了很多生
动的小故事,后来故事传播,越讲内容越丰富,情节跌宕。时间
关系,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只说大局。
其实,晋文公回国后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和晋国国内的贵
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和秦国的关系。这和当年他弟弟晋
惠公夷吾,是一样的。
处理国内问题
区别是,晋国国内的问题,已经比当年好处理多了。
十多年前,晋惠公回国的时候,晋国刚刚经过武公、献公时代的
急剧扩张,内部矛盾也积累到一定水平,比如新得来的土地、人
口、财富等各种资源怎么分配,首先就是巨大的问题。惠公在这
个时候跑回来当国君,很容易众恶归之,大家都觉得在这个分赃
过程中自己吃亏了,有问题怪国君,是很自然的想法。大家都把
自己遭遇的种种不爽,归咎于国君的偏私和愚蠢。
晋文公回来的时候,又经过十四年的倾轧洗牌,贵族关系基本重
新理顺,尤其是大家都意识到,以晋国如此强横的实力,这些年
竟然是如此局面:向西,被国力远不如自己的秦国欺负;向东,
中原诸夏如此富庶,自己却不能去争雄称霸,岂不是太对不起自
己?
所以这个时候,贵族有了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需求;也正是这个
时候,重耳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野。第一,从继承顺位来说他本
有相当的合法性;第二,十九年来一直都在远方,所以和大家都
没有仇怨,却留有美好想象的空间;他也确实不乏个人魅力。
这样一个人回来,作为共同尊奉的领袖,岂不是再合适也没有
了?
有人分析,晋文公当年不急着回来,就是为了让晋国内部的邪火
先烧光,这才让晋惠公夷吾占了先。这有点拿结果倒推原因,但
结果确实就是这么个结果。重耳回来当国君的时候,晋国国内已
经和谐多了。
出兵勤王
对晋文公来说,特别幸运的是,回国当国君的第二年,也就是鲁
僖公二十五年,天子就送给他一份大礼。
现在天子是周襄王,周襄王有个弟弟叫王子带。当年,王子带得
爸妈宠爱,要不是齐桓公支持周襄王,周襄王根本就没法即位。
但是齐桓公做事比较厚道。周襄王即位之后,想对王子带赶尽杀
绝,王子带就逃到了齐国,齐桓公把王子带给保下来了。
齐桓公这不自相矛盾吗?他到底是哪头的啊?站在霸主的立场
上解释,我不是哪头的,这叫尊周礼。从周礼的角度说,既要反
对废长立幼,不能废掉大的立小的,也要提倡兄友弟恭,弟弟尊
敬哥哥,哥哥也要关爱弟弟,回想下《左传》为啥要批判共叔段,
也批判郑庄公呢?所以当初齐桓公支持周襄王登基是正确的,现
在要保护王子带也是正确的。
但是,周襄王他不能这么想,他的理解自然是,好你个小白,你
不就是想手里留一张牌,好挟制我吗?为这事,他和齐桓公还闹
掰了。
晋文公流亡到齐国的时候,王子带也在齐国。那个时候他们俩之
间没准儿还有点交集,虽然史书上没说,但同样作为流亡者,同
是天涯沦落人,而且都是善于讨女人喜欢的人,是那会儿就成了
狐朋狗友,还是那会儿就结了怨,还真有想象空间。
鲁僖公二十二年,晋文公离开的齐国,也正是在这一年,周襄王
终于同意王子带回洛邑,所以他俩离开齐国也是同一年。
晋文公回去和晋怀公抢国君之位;这边王子带也不消停,他回到
哥哥身边,很快就跟嫂子,也就是周襄王的王后,发生了关系。
于是,周襄王就去捉奸,却被奸夫淫妇赶出了家门。周襄王跑到
郑国,暂时住下来了。惊魂稍定,周襄王群发求救信息。这封信
送到了鲁国,也送到了晋国和秦国。
作为和周天子最重要的同姓之国,众所周知的礼仪之邦,鲁国对
天子的处境表示了关切和慰问,并且为天子的求救信点赞,说这
封信写得真好。你看,天子自称是“不谷”,不谷就是不善良的人,
这是天子自谦的一种说法。平时天子自称余一人,但是遇到的困
境,就自称不谷。哇,天子真是好懂礼,老婆和弟弟私通,自己
流落在外的时候,第一人称代词,还用得一点都不错,真不愧是
天子!
然后鲁国还特别讲究非礼勿言,为了表示对天子的尊重,《春秋》
上有些事不能说,只是写了“天王出居于郑”,天子出门住在了郑
国,好像只是出门旅游去了。
这都是历史书应该怎么写的大事,至于怎样送天子回家,这种小
事,鲁国就不管了。
天子都这么惨了,还怎么送给晋文公大礼啊?天子很惨,本身就
是天下强国都要抢的大礼包。
为天子服务是我们的光荣啊,你不倒霉我们怎么为你服务啊?天
子被奸夫淫妇赶出家门这种好机会,齐桓公一辈子也没赶上,我
们居然碰到了。
于是晋文公就带兵去勤王了。
其实秦穆公反应比晋文公更快,一听说天子被赶出门,他就把大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