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山市大涌镇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人员(9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下列不属于协商民主的是()。
A.某市政协向市政府反映某工厂污水处理不当的问题
B.某市政府就某地绿化方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
C.某市市民参加水价改革听证会
D.某市市长就交通堵塞问题与相关部门协商
【答案】:D
【解析】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它强调在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进行广泛协商,达成共识。向政府反映问题不属于协商民主,这只是一种信息反馈的途径,没有体现决策过程中的广泛协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群众参与水价改革听证会,相关人员就交通堵塞问题进行协商,这些都涉及到决策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通过协商来达成共识或做出决策,属于协商民主的体现。所以不属于协商民主的是向市政府反映某工厂污水处理不当的问题。
2、当社会需求过度,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实行()。
A.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B.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C.刺激消费政策
D.稳健的财政政策
【答案】:A
【解析】当社会需求过度,存在通货膨胀时,意味着市场上货币过多,物价持续上涨,经济过热。此时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抑制总需求,从而稳定物价。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增加财政收入主要是通过增加税收等方式,减少企业和个人可支配收入,进而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减少财政支出则直接降低政府需求,从而达到抑制社会总需求、缓解通货膨胀的目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增长,这会进一步加剧社会需求过度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不符合此时的经济形势。刺激消费政策会使社会需求进一步增加,推动物价继续上升,不利于缓解通货膨胀。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介于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一种中性政策,强调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较为平稳,不能有效应对需求过度和通货膨胀的状况。所以,当社会需求过度,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在北京举行。
A.5.22
B.5.5
C.3.5
D.3.22
【答案】:A
【解析】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在本题中,5月5日一般并非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时间;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计划于3月5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推迟,而3月22日也不符合该会议实际召开时间。所以本题应选5.22所对应的日期。
4、作为领导者,以下哪项工作内容分配到的时间占比最大?()
A.了解情况,检查工作
B.研究业务,进行决策
C.参加社会活动
D.处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重大业务关系
【答案】:D
【解析】领导者的核心职责是保障组织的良好运转与发展,这需要基于对业务的深入理解做出合理决策。了解情况、检查工作虽然重要,但主要是为决策提供依据;参加社会活动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拓展外部资源,但并非日常核心工作;处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重大业务关系是维护内部协调的工作,但整体工作量和所需时间不如决策工作。领导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业务、分析市场动态、评估各种方案然后做出决策,决策的质量直接影响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成效。所以研究业务、进行决策所分配到的时间占比最大。
5、()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主要环节。
A.财政预算
B.财政决算
C.财政收入
D.财政支出
【答案】:A
【解析】国家财政支出的主要环节是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政府进行财政分配的年度计划,它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意图和活动范围与方向,是政府有计划地筹集和分配资金的重要工具,对财政支出起着预先安排和规划的作用,规定了财政支出的规模、方向和结构等关键要素。财政决算则是预算执行的总结,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反映,并非支出的主要环节。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资金的过程,与财政支出是不同的概念。而财政支出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题目问的是支出的主要环节,财政支出本身不能作为这个主要环节来回答。所以国家财政支出的主要环节是财政预算。
6、李某虚构王某(某机关干部)存在受贿20000元的事实,并制作成小字报在多处散发、张贴,导致王某名誉遭受严重损害。李某的行为属于()。
A.诬告陷害罪
B.诽谤罪
C.侮辱罪
D.报复陷害罪
【答案】:B
【解析】该行为应认定为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本题中李某捏造王某受贿20000元的虚假事实,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王某名誉受到很大损害,符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本题中李某的行为目的并非使王某受刑事追究,不符合诬告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