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学校固定资产清理会议记录范文.docx
文件大小:27.88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3.79千字
文档摘要

学校固定资产清理会议记录范文

会议概况

-会议时间:[具体时间]

-会议地点:[详细地点]

-参会人员: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各部门代表、财务人员、审计人员等

会议议程

1.介绍固定资产清理工作的背景和目的

2.讨论清理工作的具体安排和分工

3.分析清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确定清理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

会议内容

背景与目的阐述

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首先介绍了开展固定资产清理工作的背景和目的。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管理难度也逐渐加大。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使用效率低下、闲置浪费等问题。为了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障资产安全完整,真实反映学校资产状况,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开展此次固定资产清理工作。

此次清理工作的目标是全面摸清学校固定资产的底数,核实资产的数量、价值、使用状况等信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台账,确保账实相符;清理闲置、报废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清理工作安排与分工

在讨论清理工作的具体安排时,明确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工作任务:

1.准备阶段([具体时间段1])

-成立固定资产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领导担任组长,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清理工作。

-制定详细的固定资产清理工作方案,明确清理范围、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清理工作的操作流程。

-发放固定资产清理登记表,要求各部门对本部门使用和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自查,填写登记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清查阶段([具体时间段2])

-各部门按照要求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核对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购置时间、使用状况等信息,确保账实相符。对于盘盈、盘亏的资产,要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资产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对各部门的清查工作进行抽查核实,重点检查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账务进行核对,清理往来款项,确保资产账账相符。

-审计部门对清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处理阶段([具体时间段3])

-对清查中发现的闲置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统一调配,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于长期闲置且无使用价值的资产,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废处理。

-对盘盈的资产,要及时入账,纳入学校资产管理范围;对盘亏的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存在产权纠纷的资产,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确保学校资产的合法权益。

4.总结阶段([具体时间段4])

-各部门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清理工作进行总结,撰写清理工作报告,报资产管理部门。

-资产管理部门对全校的固定资产清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撰写总结报告,报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

在分工方面,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

1.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清理工作方案,组织实施清理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对清理结果进行审核和汇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台账。

2.财务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的账务进行核对和清理,提供相关财务数据,协助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价值评估和账务处理。

3.审计部门:负责对清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清理结果进行审计,确保清理工作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

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自查、盘点和登记工作,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配合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工作。

清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讨论清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时,参会人员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账实不符问题

-问题表现:部分固定资产存在账有实无、账无实有、账实数量不符等情况。

-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资产购置后未及时入账、资产报废后未及时核销、资产调拨未办理相关手续、资产被盗或丢失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案:对于账有实无的资产,要查明原因,如确已报废或丢失,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核销;对于账无实有的资产,要及时入账,纳入学校资产管理范围;对于账实数量不符的资产,要进一步核实,调整账务记录。同时,要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资产出入库登记制度,规范资产购置、报废、调拨等手续,确保账实相符。

2.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问题

-问题表现:部分固定资产闲置时间较长,使用频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