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外新闻传播史第十二章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斗争.ppt
文件大小:4.58 MB
总页数:4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2.25千字
文档摘要

*后果“在美国文化的出口中,大量宣传色情、暴力的影视片源源不断地流向其他国家。从曼谷到贝鲁特,从巴黎到德黑兰,不少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予以猛烈抨击。人们担心,在这种文化渗透的冲击下,各国自己的文化将毁于一旦,他们各自传统的价值观将逐步灭亡。”——《纽约时报》1994年*三、传播内容的不平衡西方国家新闻媒体的妖魔化☆使不重要的事件显得很重要☆把各种互不相关的事件作为整体来报道☆通过暗示的方式表现真实事件☆以预先安排事实的方式歪曲☆对假定公众不感兴趣的的事件保持沉默*落后就要挨打也是新闻规律“以路透社为首的欧洲通讯社决定着从美国发出什么消息。它们告诉世界,在美国西部印地安人正准备作战,美国南部盛行私刑,美国北部的犯罪稀奇古怪。人们几十年间都在这样谴责:没有一点可以为美国赢得荣誉的报道被发布出去。商人们批评美联社允许路透社等欧洲通讯社对外贬低美国……(另一方面)它们自己的国家总是得到颂扬。颂扬的方式是报道欧洲文明的伟大进步,而这种进步的好处当然会给予世界。”——韦尔伯·施拉姆著:《第三世界新闻传播:亚洲研究》*四、不平衡的原因1、综合国力2、传播技术方面的差距3、政治因素*GDP背景下的媒介发展差异*第二节争取新秩序的历史进程一、新秩序斗争的起源二、围绕新秩序斗争的全面展开三、新的发展*一、新秩序斗争的起源1、南北关系与世界新闻新秩序东西南北关系新秩序属于南北关系的范畴新闻新秩序与政治、经济新秩序*2、关于新闻新秩序的正式提出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大众传播与国际了解”研讨会,首次提出国际传播领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次会议授权教课文组织协助成员国制订大众传播传播方面的政策,揭开了序幕1973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正式提到新闻传播问题,主张建立经济新秩序必须与新闻新秩序同时进行*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新闻秩序展开了激烈的交锋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政府间会议,专门讨论新闻自由和政府及媒介的责任问题1976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不结盟国家交流问题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建立“国际新闻新秩序”口号.*二、围绕新秩序斗争的全面展开新阶段的特点是没有停留在讨论上,而是同时开始了具体的行动197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46个成员国在巴黎举行第20届大会,通过了《关于大众传播工具为加强和平和国际了解,为促进人权以及为反对种族歧视、种族隔离和反对煽动战争做各项的基本原则宣言》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大会讨论了新闻交流和记者权利问题。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主席肖恩·麦克布赖特提出了《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研究报告*续上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专家会议,主题仍为自由与责任之争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讨论并制订了1985-1989年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中期计划1983年底,美国正式通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将于1984年12月31日正式退出该组织1985年底,英国也退出教科文组织1987年6月,不结盟国家新闻部长会议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举行,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参加,通过《哈拉雷宣言》,号召不结盟国家加强在传播领域的合作*第十二章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斗争*第十二章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斗争第一节世界新闻的不平衡状态第二节争取新秩序的历史进程第三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歧第四节斗争的成果及未来展望*第一节世界新闻的不平衡状态一、新闻事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二、信息流量的不平衡三、传播内容的不平衡*一、新闻事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报业发展的不平衡广播电视发展的不平衡电讯基础设施的不平衡*☆纸张消费与日报发行量的差距地区每千人纸张消费量:公斤/年每千人的电影院座位每千人的日报发行量非洲900413北部美洲6690052281拉丁美洲43002270亚洲26008.665阿拉伯国家15007.420欧洲2320039243大洋洲1100030305苏联490098396世界平均数900025130*☆中国当代电影放映员*☆中国民间博采:休闲活动*☆广播电视的差距**☆中国乡村广播*☆电讯基础设施的不平衡*电讯投资方面的差距*二、信息流量的不平衡北方发达国家南方的发展中国家*富国与穷国信息产品的贸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