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81重点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建筑节能的措施与构造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本章主要内容及重点第1页/共67页
2025/6/828.1建筑节能概述第2页/共67页
2025/6/838.1.1建筑节能的概念建筑节能就是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有效地利用能源,以便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实现提高建筑舒适性和节约能源的目标。自1983年发生石油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建筑节能含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建筑中节约能源;第二阶段,在建筑中保持能源,在建筑中减少能源的散失;第三阶段,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率。8.1建筑节能概述第3页/共67页
2025/6/848.1.2建筑节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国际能源危机加剧2.我国人均储量少,能源成为我国经济命脉所在3.我国建筑耗能总量庞大,建筑节能状况落后4.建筑节能是改善空间环境的重要途径8.1建筑节能概述第4页/共67页
2025/6/858.1.3建筑节能的重点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过程的能耗和使用过程的能耗两个方面:建造过程能耗是指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的生产和运输,以及建筑施工和安装中的能耗;使用过程能耗是指建筑使用期间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的能耗。一般日常使用能耗与建造能耗之比约为8:2~9:1,日常使用能耗的50~60%用于采暖和空调。因此,建筑节能的重点是采暖和降温能耗。8.1建筑节能概述第5页/共67页
2025/6/868.2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第6页/共67页
2025/6/878.2.1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室外热环境对建筑的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建筑设计需要与当地的热环境相适应。我国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根据各地冬、夏季室外气温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5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见表8-1。8.2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第7页/共67页
2025/6/888.2.1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8.2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表8-1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第8页/共67页
2025/6/898.2.2建筑得热与失热8.2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1、建筑物得热冬季采暖房屋的正常温度是依靠采暖设备的供暖和围护结构的保温之间相互配合,以及建筑的得热量与失热量的平衡得以实现。用公式表示为:建筑物总得热=采暖设备散热+建筑物内部得热+太阳辐射得热非采暖区的房屋建筑有两类,一类是采暖房屋有采暖设备,总得热同上;第二类是没有采暖设备:总得热=建筑物内部得热+太阳辐射得热。第9页/共67页
2025/6/8108.2.2建筑得热与失热8.2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2、建筑物失热对于有室内采暖设备散热的建筑,由于室内外存在温差,且围护结构不能完全绝热和密闭,导致热量从室内向室外散失。建筑散失热量的途径主要:·通过外墙、屋顶、地面、门窗等围护结构散失的热量(约占80%~80%);·由于通风换气和冷空气渗透产生的热损失(约占20%~30%);·热水排入下水道带走的热量;·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气外排散失的热量等。第10页/共67页
2025/6/8118.2.3建筑传热的方式8.2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热量转移的方式分为辐射、对流和导热三种。建筑物内外热流的传递是随发热体(热源)的种类、受热体(房屋)部位、媒介(介质)围护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建筑围护结构本身的传热是与其本身材料性质有关。不同性质的材料向外界辐射放热能力不同。对于采暖建筑,当围护结构质量较差时,室外温度越低,则外围护结构表面温度也越低,邻近的热空气迅速变冷下沉,散失热量,房间内只有在采暖设备附近和上部较暖;当围护结构质量较好时,其内表面温度较高,室温分布较均匀,无急剧的对流换热现象产生,保温节能效果好。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通常是辐射、对流、导热三种方式同时进行的综合作用效果。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如图8-1所示。第11页/共67页
2025/6/812图8-1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第12页/共67页
2025/6/8138.2.4建筑保温与隔热8.2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1、建筑保温保温是针对冬季传热过程。建筑保温是指围护结构在冬季阻止室内向室外传热,从而保持室内适当温度的能力,保温性能通常用传热系数的数值来评价。我国北方三个城市普通住宅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见表8-2欧洲主要国家的新建房屋保温标准传热系数表8-3。第13页/共67页
2025/6/8148.2.4建筑保温与隔热8.2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城市传热系数(W/(m2·K))平均值外墙外窗屋顶北京1.841.286.400.91沈阳1.341.053.260.60哈尔滨1.080.73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