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防范学生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doc
文件大小:1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1.25千字
文档摘要

防范学生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

随着中考、高考结束,令人心动的暑假即将到来。每年暑假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期,诈骗分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少,警惕性低的特点,以“兼职”为名诱导学生使用个人手机号参与手机口诈骗。在此特别提醒您,现在正值孩子成长关键时期,请严格监管好您的孩子切勿参与或协助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现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向各位家长予以宣传,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并督促学生保护好自己,不受非法分子的伤害。

1、妥善保管好您个人的银行密码、支付密码

??密码设置避免使用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人生日等惯用号码,防止被套开。家长的手机锁屏码和支付密码,不可全部提供给自己的孩子,否则当孩子使用您手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时,您的“钱袋子”将完全向骗子敞开。

2、请合理控制子女手机游戏时间

??告诉子女网购、游戏产品交易要通过正规途径进行,切勿在游戏中的聊天对话框添加微信、qq和群聊。避免私下交易,不要缴纳押金、手续费、保证金,看到各类兼职赚钱、刷单返利、领取红包、领取手机等信息时,不要相信,更不要联系领取。

???相关案例1:我区一学生在网上认识一个游戏好友,后添加对方QQ好友。之后被对方要求下载了一个软件,后在该软件内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期间其多次使用软件并要求家长进行人脸识别,后发现家长银行卡被转出一笔2万元,才发现诈骗。?

保管好手机卡、银行卡,警惕“两卡”犯罪

凡向违法犯罪分子出租、出借、出售、购买“两卡”都是违法犯罪行为,易触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诈骗罪等罪名。广大家长和学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切莫贪图小利,成为犯罪的“帮凶”。一旦发现涉“两卡”犯罪线索,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若已实施非法出租、出售、购买“两卡”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立即停止,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相关案例:我区一学生想通过做兼职赚取零花钱,一天在游戏qq群里看到有人发兼职广告,于是在群里询问怎么做兼职,后一陌生人主动添加其为好友,承诺以每小时220元报酬为诱饵。只需按其要求准备两部手机,一部手机跟犯罪分子拨打qq电话,另外一部手机用于拨打犯罪分子提供的特定的手机号码,然后将两部手机的免提都打开隔空对话即可。骗取该学生信任后,该学生用其父亲为其办理的电话卡副号按对方要求拨通指定号码并开启免提,对方则打开另外一部手机连接qq语音通话,冒充京东客服工作人员以“京东金条”到期未取消征信受影响为由,对他人实施诈骗,诈骗团伙事后未支付许诺的报酬给该学生,事后当民警找到其本人时,其才意识到这是诈骗。

各位家长,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仅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稳定。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家校合力,共同携手,培养孩子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意识。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共创平安和谐社会环境。让孩子在自由、快乐、平安的蓝天下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