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集团一体化,优化网络研修策略
【摘要】随着现代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利用网络对教师进行研修培训,大大提升了教师研修的便捷性和科学性。网络研修的迅速发展,为教师构建具有较强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研讨平台,能切实提升研修的实效和深度。为了充分发挥出网络研修的独特作用,提升集团内各学校网络研修的整体质量与水平,文章分析教师网络研修现状,探讨集团一体化网络研修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行动策略
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优质高效的专业培训。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拓宽和创新教师专业研修的路径提供了可能。在网络研修平台中,教师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对教师的综合发展有着积极影响。而且网络研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让教师接触和运用新型的学习模式。依托这样开放互动、交流研讨、思维碰撞的网络平台,教师也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且还可以从中选择符合自身教学需求的最优模式进行学习,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理配置。
一、教师网络研修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网络研修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教师对网络研修都比较感兴趣,因为对他们而言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参与到研修活动中,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提升参与研修学习的便捷性。但网络研修在实践推进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对网络研修质量和活动开展效率等多方面造成了不良影响。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修的内容未形成适宜的课程群
在网络研修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校还只是将网络研修作为传统培训的补充,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愿景”仍然不强,很多研修还只是利用网络观摩优秀课例、听取专家讲座、网上完成作业等,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浏览、一种浅阅读,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性安排。网络研修,要从“外推认同”转化为“内生认同”,必须要提倡“供给侧”机制,要本着全心全意为广大一线教师服务的出发点,开展前期的充分的教师群体调研报告工作,进而科学分析,总结数据信息反馈,再根据教师的需要出发,改变当前“要教师做”为“教师要做”这样的颠倒关系,真正实现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网络研修中。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统整架构,形成系统的网络研修课程群。
(二)研修的形式未建立合作的共同体
教师传统的研修方式是单兵作战,参与网络研修的教师与其他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较少,不能够有效进行互动、合作与实践。这就对教师的网络研修活动组织开展效果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实现预设的网络研修目标。教师作为网络研修中的重要主体和学习者,需要相互沟通与合作。但是在现阶段的网络研修活动中,教师作为参与者,通常没有与主讲师以及其他教师等主体进行有效沟通,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只是对自身能够理解的范围内的知识内容进行了学习。大部分教师采取的网络研修方式则是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与信息,所以就出现了教师并未形成建立学科共同体、充分参与网络研修的情况,导致网络研修的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三)研修的过程未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网络研修中缺乏健全和完善的管理体系,也是教师网络研修中的一大重要问题。当前的网络研修,尚未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师研修,仅仅是展开进行,而没有充分将制订方案、展开研修和教师评价作为科学合理的系列过程,加以更严密的体系进行实施。而这对教师能持续有效地进行网络研修,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加以思考统整,保障评价体系规范化。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会给教师带来不良影响,更无法有效发挥出网络研修的积极作用。因此,当教师参与网络研修学习的时候,每次研修要主题明确,任务具体。研修项目可以在学习通平台建立小组或课程,老师们一边研修一边进行资源分享与积累。后台可提供教师发表话题、回复帖子、完成作业等项目的详细统计,以此作为教师研修评价的依据。
二、集团一体化网络研修的内涵
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协同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撑而开展的有组织、有引领的教师自主研修活动方式。集团一体化网络研修是集团各校借助网络、立足实际、整合力量,建立网上学习共同体,实现跨时空对话;以学科为载体,通过项目化推进、主题式研究、体验式学习和互动性反思,探索管理机制、研修策略、平台构建、活动设计等研修要素,以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通过催化教师自主成长,带动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理配置。
集团一体化网络研修是对传统研修文化的继承与超越,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探索学校文化创新和课程创生的崭新平台。它完全打破学习组织的地域、时空限制,使校本研修呈现出新的组织形态。它实现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研修的跨界融合,开展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研修,开展集团内教师网上协同研修,最大限度发挥集团总校研修效益,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与内涵。
三、优化集团一体化网络研修的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