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lb80问答:春秋战&争有怎样的规矩.pdf
文件大小:573.66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4.74千字
文档摘要

80问答:春秋战争有怎样的规矩?

欢迎来到《刘勃的国学课》。

又到了每周末的答疑时间。今天回答一些和春秋战争有关的问题。

听过宋襄公那一讲,不少同学还是认为“泓之战是个转折点,贵族精神

开始土崩瓦解”,所以有必要解释两句。

所谓的贵族精神解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有很多反复。泓之战是

一个节点,但未必是特别重要的节点,尤其它肯定不是标志着崩溃的节

点,因为这之后的战争,仍然是很讲秩序的。我们看几个例子。

鞌之战

泓之战是在公元前638年。六年后(前632年),城濮大战。晋文公

先按照当年的承诺,退避三舍,当然你可以说他这是骄兵之计,但形式

上,多么有贵族精神啊。开战前,双方有一番言辞对答,那话说得,那

叫文雅有品位,然后仗是堂堂正正打的。

泓之战后四十年(公元前597年),我们刚刚讲的邲之战,也是很讲礼

的。再往后晋齐鞌(ān)之战,泓之战后五十年(公元前589)了,仗

是这样打的:

每日更新微foufoushus谨防2手

到了预约的地点,晋军和齐军一起击鼓冲锋。结果晋军获胜,齐顷公在

前面逃,晋国大夫韩厥在后面追。那时的规矩,如果不是主帅,那么车

上三个人,地位最高的在左边。但晋国贵族韩厥前晚做了一个梦,梦见

父亲要自己避开车上左右的位置,所以他坐在中间亲自驾车。

但身为贵族,举手投足精气神自然不一样。齐顷公身边的人看出来了,

立刻提醒国君:

“射其御者,君子也。”

射那个驾车的,那是个君子。孔子以前,君子这个词主要强调的是身份

而不是道德,含义和贵族差不多。这位的意思是,坐在中间的是领头的,

把他射掉,追兵就退了。

但齐顷公很不满,你不说我倒射了,又说人家是贵族,又射他,这就不

合于礼了。齐顷公箭法了得,两箭把韩厥车上左右的人都射倒了,就剩

下韩厥一个,因为是君子,不能射,所以只能任凭人家把自己逼进绝境

——齐顷公拉车的马被树枝挂住了,于是被韩厥追到。

哪怕是抓俘虏,大夫面对国君,也必须非常注重礼节。首先是要准备礼

物,照规矩,要先送一件轻礼,再送一件重礼。

韩厥解下自己一匹马的缰绳,拿这匹马当轻礼。

每日更新微foufoushus谨防2手

他的战车里,居然有酒杯,有玉璧,出来打仗这些东西还能备这么全乎,

可真是一位暖男;而且奔驰的战车那么颠簸,何以能做到酒不泼,玉不

碎,更是让人很好奇。但总之韩厥做到了。玉璧是重礼。

《老子》里提到送礼,说是“拱璧以先驷马”,马和玉的组合,这是当

时上点档次的礼物的标配。

于是韩厥给齐顷公敬酒并献上玉,说了一番道理:

“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

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

乏。”

先还是强调晋国的政策,表达晋国对齐国本质上是友好的这个基本立

场。这叫识大体,必须把国家放在个人前面。

然后韩厥谈到自己,强调自己英勇作战也并非恶意,而是对晋国和齐国

的荣誉的珍惜:我如果怯懦,那就丢了晋国的面子,而齐国竟然和没面

子的国家作战,可见也很没面子,这叫“惧奔辟而忝两君”。

最后韩厥说到“摄官承乏”,这是对本国缺少更合适的工作人员表示歉

意,实际的意思翻译过来是,既然没有更合适的人抓你,我就要动手抓

你了。

每日更新微foufoushus谨防2手

鄢陵之战

再看鄢陵之战,泓之战后六十多年(公元前575年),仗是这样打的:

韩厥又有了立功的机会,他追击郑成公,郑成公逃跑很没有经验,一边

跑一边不住回头看,这不就跑得慢了嘛。

这时韩厥要是加把劲,这位郑伯肯定是跑不掉了。然而韩厥说:“不可

以再辱国君。”似乎觉得上次差点抓住齐顷公,不是荣耀,而是挺丢人

的事。所以这次干脆不追了。

还有晋国的另一位大夫郤至,在战场上远远看见楚共王(楚庄王的儿

子),一定会下车,“免胄而趋风”,摘下头盔,小步快走急急风,这

是面见尊者时的步姿。

楚共王也注意到他了,就派了个使者,过来赐给他一张弓,说道:“激

烈的战场上,一个穿红色熟牛皮铠甲的军人,一看就是君子啊,看见我

就在那里小步走,莫非是受伤了吗?”

于是郤至接受了慰问,回答了一番既讲究礼节又很能展现英武的话,然

后上车,接着开打。

每日更新微foufoushus谨防2手

晋国又有一位大夫栾鍼,当时是晋厉公的车右,他远远看见楚国统帅子

重的旌旗,就向晋厉公禀报说,当初我出使楚国的时候,曾跟子重称道

我们晋国的勇猛,说第一,我国喜欢大部队行动却还能保持整肃,第二

我军能做到始终从容不迫(这两条合成一个成语叫“好整以暇”)。现

在两国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