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lb44 齐襄公:渣男的功业.pdf
文件大小:449.9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4.03千字
文档摘要

44齐襄公:渣男的功业

欢迎来到《刘勃的国学课》。

接着讲《左传》。东南西北四大板块,我们现在还是只说东方诸

侯国。

前面两讲说的都是郑国,郑庄公手里,郑国发展得有声有色,但

问题是,郑庄公水平这么高的国君,才勉强在复杂的规则约束下

达成了这样的成就。换言之,国君素质稍微差一点,这个成就就

不可持续了。

郑庄公去世,他的儿子们显然赶不上老父亲,于是郑国的内乱就

持续不断。

其实不只是郑国,东方诸侯国里,一开始除了齐国,其他几个主

要国家也都各种内乱,还引发国际纷争。

东方四国

今天咱们主要说齐国,但还是先扫描一下春秋初期东部版块的整

体形势。齐国之外,郑国已经讲了,还剩下另外三国:卫国、宋

国和鲁国。

卫国,有州吁之乱。卫桓公被自己庶出的弟弟州吁杀了。这事在

鲁隐公四年,三年前郑国共叔段反对哥哥郑庄公失败,三年后卫

国的州吁杀哥哥卫桓公成功,这是《春秋》记载的第一次的弑君。

宋国的事简单讲:当国君的哥哥很高尚,临死时没有传位给自己

的儿子,而是传位给弟弟,弟弟也很高尚,临死前也没有传位给

自己的儿子,而是传位给哥哥的儿子,这个国君之位再还回去。

但这个高尚的故事,没有能够有好结果:哥哥的儿子对弟弟的儿

子也就是自己的堂兄弟不放心,于是手足相残就开始了。

鲁国是这样,稍微说详细点:鲁惠公去世的时候,地位比较高、

应该即位的儿子鲁桓公年纪还小,于是鲁国贵族支持庶长子鲁隐

公先代理国君。鲁隐公代理了十年,有人劝鲁隐公说,我帮你把

你弟弟杀了,你就可以一直做国君了。鲁隐公很高尚,说我代理

国君本来是因为弟弟年纪小,现在弟弟长大了,我也准备好退休

了。这位看鲁隐公劝不动,害怕了,将来你弟弟当上国君了要是

知道我曾经和你说了什么,我不是危险了?于是他去找弟弟:“你

哥当国君已经上瘾了,不打算把君位还给你了,我帮你把你哥杀

了,你同意不?”鲁桓公一听,我当然同意啊。就这样鲁隐公就

被谋杀了。

更糟糕的是,这种事不仅是国内斗争,很快就会延伸为国与国之

间的战争。

郑庄公击败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卫国。卫国作为东方的老牌

国家,对郑国这个新冒出来的国家本来就不顺眼,这下正好以支

持共叔段的名义,去讨伐郑国。我不是侵略,我是是支持叔段。

宋国的堂兄弟之争,哥儿俩一个有卫国支持,一个有郑国支持,

于是就变成了三国混战的局面。

郑庄公去世,宋国立刻介入了郑国的继承人之争,支持郑庄公的

一个儿子,反对郑庄公指定的继承人。

总之就是乱成一团。

读《左传》经常有人抱怨,这么多人名记不住。其实记不住没关

系,知道春秋初年的整体形势就可以了:大多数诸侯国,国内都

发生了君位之争,对外,它们还都介入了别国的君位之争。

初代齐国

这种情况下,齐国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了。

齐国是太公望,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姜太公的封国,是西周封建体

系下最东方的大国。

但是,早在西周中期,齐国和周天子之间就有冲突。

到西周末期,周王室乱得一塌糊涂,齐国局势反而稳定了。齐庄

公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四年,史书上没记载这六十四年间齐国发生

了什么。史书上什么事没有,很可能说明稳定。齐国的自然地理

条件很优越,有肥沃的土地,又靠海可以煮盐,再这么长的稳定

期,经济大概发展得很不错。

庄公之后是齐僖公即位,这就进入春秋时期了。从《左传》里不

多的几次出场看,齐僖公为人比较低调,但齐国的实力,是谁也

不敢小看的。齐僖公曾想把女儿文姜,嫁给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

公子忽推辞了,理由是齐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不般配。当然,

公子忽说的是客气话,但是客气话也得有现实依据。孙悟空和二

郎神结拜兄弟,客气:“您神通广大,我不如您。”那可以。要

是孙悟空跟巨灵神也这么说,那不就等于骂人了吗?可见,当时

齐国的实力,至少已经不在郑国之下了。而《国语·郑语》里面

特别提到,齐僖公是一位“小伯”,小一号的霸主。

齐襄公发力

齐僖公在位也有三十三年,等到齐僖公去世,儿子齐襄公即位(鲁

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齐国开始发力了。往后,齐襄

公手里,齐国以自己为中心,往东南西三个方向上,势力都取得

了发展。

其实前面讲《诗经》的时候,我们已经两次提到齐襄公,给你的

印象应该是,这就是个大渣男。一次是讲《齐风》,齐襄公和自

己的妹妹文姜私通,为此杀了文姜的丈夫鲁桓公;一次是讲《卫

风》,齐襄公为了支持自己的外甥做卫国国君,逼迫卫国的贵族

公子顽娶自己的另一个妹妹宣姜。

八卦前面都讲过了,今天我们就可以专注于政治问题,因此也就

可以发现,那些八卦其实也不仅是八卦问题。

齐国的北边,当时是黄泛区。所有平原地带的大河下游,自然状

态下都是会河流频繁改道,四处漫流的。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