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丰富性,探寻结构化
【摘要】“适合发展”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的一种简约表达。“适合发展”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饱满的学习内容,并以结构化的形式予以呈现。基于数学知识的“三化”设计策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学化加工,即教学内容文化化,学习活动儿童化,教学内容结构化。基于此,文章将从教学内容的加工、教学形式的设计、教学空间的延伸这三个方面提出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实现个性化的学与教提供思路。
【关键词】适合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构化
“适合发展”是新课标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的一种简约表达。“适合”就是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发展”则要能达成立地顶天的教学目标。“适合发展”教学需要教师遵循学生身心成长和数学学习规律,以教材为核心,深入发掘数学知识的育人价值,并进行适学化加工,提供具有丰富结构的教与学的内容。南京市天正小学提出了数学知识的“三化”设计策略(如图1),从三个视角对数学知识进行加工转化,即教学内容文化化、学习活动儿童化、教学内容结构化。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适学化加工、学习形式的设计及教学内容结构化的建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的学与教。
一、教学丰富性:“适合发展”教学的必要条件
“双减”政策,不仅对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要求,也对数学教学的多样性提出了要求。基于不同学生的共性及个性化需求,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合发展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饱满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实现。
(一)融合数学文化,丰富教学内容
打造文化数学是学校数学教研组的教学主张。“文化数学”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数学学科,透过显性的数学知识,追寻蕴藏其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而在教学中发挥其育人功能。具体做法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入发掘教材中丰富的数学文化元素,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审美意识的唤醒、数学精神品格的培养。二是依托教材“你知道吗”板块和《小学数学文化丛书》,自主设计课例,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其数学文化素养。2015年至今,学校已开发数学文化课例三十余节,并在各级公开展示活动中,获得了家长、学生、专家及同行的高度肯定。三是基于教材,自主設计文化素养练习,为学生设计高质量、轻负担的个性化作业。
(二)开展“玩”数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
丰富的数学学习内容需要通过合适的学习形式来体现。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和严谨性的特征,小学生难学、怕学。遵循儿童爱玩的天性,采用“玩”的方式教数学是一种有效的路径。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心情愉悦,身心放松。且“玩”的方式多样,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支持。为开展高质量的“玩”数学活动,学校一方面建立了“玩数学”特征的活动场域,包括校内的“玩数学”坊、班级“玩数学”角、数学实验室和数学阅览室,校外的科技场馆、大学院校等,形成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玩数学”系统,营造了浓郁的“玩数学”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努力打造数学节日、数学竞赛、数学创作成果——模型、课题研究、小论文(小报)等展示交流平台。每年3月份,学校坚持开展数学节和数学吉尼斯活动,不仅有符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数学游戏,更有全校学生均能参加的趣味游戏挑战赛。每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玩”数学活动中展示数学思维、挑战自我。学生在多种多样有趣的操作、实验、探索和合作、竞赛、实践等不同类型的场景中多感官参与,跨学科学习,从而形成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正确价值观念。
(三)建设拓展资源库,丰富教学时空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延长了学生在校时间,让学生有了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特别是课后服务让学校和教师有了更多的课程与教学自主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学校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借助信息技术辅助系统,建构了数学拓展资源库。它不仅实现了全校教师和学生资源共享,而且资源库里的资源会随着教材的修订调整、研究的深入、时代对教育的新诉求、学生群体的差异等因素适时调整,动态更新。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优质的、适合的拓展资源,通过QQ、微信等方式向学生及时推送。在课后服务时段,教师可以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设形式多样的数学社团。每周三下午,各年级均开设了数学特色社团,如低年级的“数学绘本社团”、高年级的“数学游戏社团”等。在个性化学习时段,学困生可以选择作业讲解视频解决自己的困难,学优生可以选择优质的课程资源开展自主学习。资源库的充分利用不仅改变了师资力量不够的现状,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适合发展。
二、内容结构化:适合发展教学的进阶路径
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丰富性让数学更营养、更美味,学生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在丰富性的基础上,按照知识“从哪里来”“如何发展”“向何处去”这一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