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lb53 葵丘之盟:如何成为齐桓公的霸业顶点.pdf
文件大小:650.54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4.2千字
文档摘要

53葵丘之盟:如何成为齐桓公的霸业顶点?

欢迎来到《刘勃的国学课》。

昨天讲到,鲁僖公四年(前656年),齐桓公伐楚,至少名义上,让楚

国让步,承认了齐国主导的基于霸道的国际秩序。之后,齐桓公又为周

王室操心。周惠王喜欢自己的小儿子王子带,想要废长立幼,这是天子

自己又想要拆周礼的墙角。周平王东迁以来,周天子老爱干这事。齐桓

公想方设法,居间调停,最终让太子郑顺利即位,就是周襄王。

可以说,没有齐桓公,周襄王当不上天子,齐桓公的声望自然进一步提

升。于是到了鲁僖公九年,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齐桓公就在

葵丘(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大会诸侯。自来公认,这是齐桓公霸

业的顶点。

葵丘之盟

按照礼法,诸侯会盟,天子不能亲自参加,但是为了表示对这次盟会的

重视,天子派了周公的后代叫宰孔的到会。西周开国的周公,长子伯禽

到了东方做了鲁国国君,另外还有一支留在周王室,一直是很重要的贵

族。

同步每日更新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

宰孔来赐给齐桓公胙肉。胙肉是祭祀用的干肉,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赐

胙肉,有些不同说法,总之知道这是一种非常高的礼遇就对了。周襄王

还特别让宰孔带话,说齐桓公年纪大了,直接把胙肉收了就完了,不用

下拜了。这是礼遇之上再加上特别优待。

结果齐桓公说:“天威不违颜咫尺。”天子的威严是无所不在的,所以

虽然你让我别拜,我还是坚持要拜。

于是《左传》写了四个字:“下;拜;登;受。”

四个字,包含的动作实在是很复杂的:从盟会的高台上下来,这叫下;

行稽首礼,也就是最隆重的磕头的礼节,这叫拜;重新登上高台,这叫

登;再行稽首礼,然后接受胙肉,这叫受。

我们不知道齐桓公确切的岁数。但葵丘之盟时,齐桓公登基已经三十五

年,而他显然是成年以后才当上国君的,年纪确实是很大了。老人家做

完这套规定动作,还真是挺受累的。

天子让齐桓公别拜,齐桓公还是坚持要拜,其实很好地说明了,齐桓公

倡导的霸道秩序,所谓“尊王”,其实不仅是尊的周天子个人,而是周

天子所代表的西周旧秩序。

同步每日更新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

当然,要较真的话,旧秩序也不是真的旧秩序。齐桓公其实率领天下诸

侯,在干一件全世界人类曾经都很爱干的事:在旧秩序和新问题之间找

平衡点,明明拿出了不少新方案,但宣称自己仍然在遵照旧秩序。

葵丘之盟的盟约,就是很好的体现。我们讲到这里你也感受到了,齐桓

公经常喊各国国君开会,开会就是就春秋时代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就会拟定一份盟约,诸侯一起向神明发

誓,我们都会遵守盟约。

盟约内容

葵丘盟约的具体内容,《左传》里没有,但其它文献零零碎碎有不少记

载,尤其是《孟子》里提供了一个相当详细的版本,我们看一下:

同步每日更新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

盟约第一条:“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树子就是已经被立为太子的儿子。“诛不孝,无易树子”,这句话很容

易被翻译成诛责不孝之人,不要废立太子。但这个解释是有问题的。因

为按照当时的观念,爸爸可以杀掉不孝的儿子,这是理所当然的,根本

同步每日更新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

就不需要在盟约中刻意强调。这句的意思,其实是“不得专诛不孝”(赵

岐《孟子注》),也就是如果已经被立为继承人了,即使不孝,国君也

不能说杀就杀。

为什么一上来就是这条?因为很多国家都发生了这样的事,老国君喜欢

年轻的小老婆给自己生的儿子,就想废太子,废太子的理由能是啥?最

好用的就是,太子不孝!

齐桓公拉上大家强调这条,意思就是你不能说你的太子不孝就把他废

了,你儿子到底孝不孝,要交给国际社会讨论,盟主裁决,看是不是真

的不孝。

这不是干涉诸侯国内政,干涉诸侯家事吗?因为这不仅是内政问题、家

事问题,你国几个儿子争位,失败的就会逃到别的国家,别国就会利用

这个儿子向你国宣战,就演变成国际争端了。春秋以来,这种事已经无

数次发生了。强调这条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

后面还有一句,“无以妾为妻”,小老婆不许扶正,因为小老婆扶正必

然意味着太子地位不稳。所以整个第一条内容,都是强调捍卫已经被立

为太子的儿子的地位。

盟约第二条:“尊贤育才,以彰有德。”

同步每日更新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

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这个不用多说,当时各国都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

要性和人才的重要性。

盟约第三条:“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尊敬老人,关爱儿童,不轻慢宾客旅人。春秋中前期,跨国经营的大商

人不多,更不会有孔仲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