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首要措施是
A、加压给氧
B、人工呼吸
C、纠正酸中毒
D、清理呼吸道
E、给呼吸中枢兴奋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新生儿窒息抢救时首先要清理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这是首要且关键的措施,可防止吸入物进一步阻塞气道加重窒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其他复苏措施,如人工呼吸、加压给氧等,呼吸中枢兴奋药、纠正酸中毒等也是后续的治疗手段。
2.应采取中凹卧位的患者是
A、休克患者
B、十二指肠引流后患者
C、胃切除术后患者
D、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
E、胸部手术后患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中凹卧位适用于休克患者。休克时,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增加肺活量;抬高下肢,可促进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胃切除术后患者多采用半坐卧位;胸部手术后患者一般采用半坐卧位;十二指肠引流后患者多采用头低脚高位;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多采用半坐卧位。
3.孕妇最易并发的贫血是
A、恶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孕期由于生理变化,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若摄入不足易导致缺铁性贫血,所以孕妇最易并发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
4.以15%过氧乙酸原液配制0.3%过氧乙酸100mL,正确的是
A、原液稀释200倍
B、原液30ml加水70ml
C、原液20ml加水80ml
D、原液15ml加水85ml
E、原液2ml加水98ml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设需要15%过氧乙酸原液的体积为x,则15%x=0.3%×100,解得x=2ml,那么加水的体积就是100-2=98ml,所以是原液2ml加水98ml,答案选E。
5.成人插胃管时,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为
A、从眉心到剑突
B、从鼻尖到剑突
C、从口到剑突
D、从发际到剑突
E、从耳垂到剑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测量成人胃管插入长度时,正确的方法是从发际到剑突,一般约45~55cm。这种测量方法是基于人体解剖结构,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胃管需要插入的深度,以保证胃管能够顺利到达胃部。其他选项如从眉心到剑突、从鼻尖到剑突、从口到剑突、从耳垂到剑突等均不是正确的测量胃管插入长度的方法。
6.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
A、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B、做好预防工作
C、提高生活质量
D、降低发病率
E、控制危险行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行为等,最终目的是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健康、美好,提高整体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做好预防工作等是实现提高生活质量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表现和作用。
7.照射量的国际单位是
A、库仑/千克(C/kg)
B、焦耳/千克(J/kg)
C、戈瑞(Gy)
D、希沃特(Sv)
E、贝可勒尔(Bq)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照射量的国际单位是库仑/千克(C/kg)。焦耳/千克(J/kg)是吸收剂量的单位;戈瑞(Gy)是吸收剂量的国际单位;希沃特(Sv)是当量剂量的单位;贝可勒尔(Bq)是放射性活度的单位。
8.以下不属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的是
A、偏瘫
B、脑膜刺激征阳性
C、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D、以突然剧烈的头痛起病
E、动眼神经麻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一般不会出现偏瘫,偏瘫多见于脑实质病变等。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动眼神经麻痹也可因蛛网膜下腔出血累及相关神经而出现。
9.心理护理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无意识心理护理
B、有意识心理护理
C、个性化心理护理
D、特殊心理护理
E、共性化心理护理
正确答案:D
10.有机磷农药中毒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头痛、头晕、乏力
B、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
C、共济失调
D、全身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有机磷与胆碱酯酶结合,使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作用于胆碱能神经,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如瞳孔缩小、腹痛、腹泻、多汗、流涎等。全身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是中间型综合征的表现。头痛、头晕、乏力等是早期的一般症状,不是最早出现的。共济失调一般不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
11.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正确的是
A、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B、药物作用增强
C、药物代谢加快
D、药物排泄加快
E、药物转运加快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可逆的,结合后药物分子变大,暂时失去药理活性,不易透出血管,不被代谢和排泄,不能到达作用部位,故药理活性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