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理测试题及答案(附解析).docx
文件大小:14.64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1.07万字
文档摘要

生理测试题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

A、体液

B、内环境

C、血液

D、细胞内液

E、细胞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内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等;细胞浆是细胞质的一部分,均不符合题意。

2.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是

A、潮气量

B、时间肺活量

C、肺活量

D、余气量

E、功能余气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是潮气量,而肺活量是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时间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余气量是指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体量;功能余气量是指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所以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就是潮气量,大于选项中其他各项。

3.呼吸中最重要的生理性刺激因素

A、一定浓度的CO2

B、缺氧

C、H+浓度

D、肺牵张感受器传入冲动

E、一定浓度的O2分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定浓度的CO?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当血液中CO?浓度升高时,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两条途径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其中,中枢化学感受器在CO?引起的通气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缺氧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其作用相对较弱。H?浓度的改变也可影响呼吸运动,但不是最重要的刺激因素。肺牵张感受器传入冲动主要参与肺扩张反射等呼吸反射活动。一定浓度的O?分压主要影响外周化学感受器对缺氧的敏感性,对呼吸的直接调节作用较小。

4.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和水结合形成碳酸

C、形成碳酸氢盐

D、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E、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形成碳酸氢盐。CO2从组织进入血液后,大部分CO2在红细胞内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又解离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碳酸氢根离子主要通过红细胞膜扩散进入血浆,与血浆中的钠离子结合形成碳酸氢钠,以这种形式运输的CO2约占总运输量的88%。而物理溶解形式运输的CO2量较少;和水结合形成碳酸只是中间步骤;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运输的CO2量也不多;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的,与CO2运输无关。

5.浦肯野纤维是快反应细胞的原因

A、自律性高

B、传导慢

C、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

D、0期去极化速度快

E、收缩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浦肯野纤维是快反应细胞,其0期去极化速度快,主要是因为快钠通道开放速度快、失活速度快,大量Na?快速内流形成快速去极化。自律性高不是快反应细胞的本质特征;传导慢不符合浦肯野纤维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不是快反应细胞的判定依据;收缩强与快反应细胞定义无关。

6.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B、Ca2+进入突触前膜内

C、细胞外液中Mg2+浓度升高,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增多

D、突触后膜对Na+、K+,特别是Na+通透性增高

E、突触后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时,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细胞外液中Mg2?浓度升高会阻碍Ca2?进入突触前膜,从而使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而不是增多。选项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是兴奋性突触传递的重要环节;选项B,Ca2?进入突触前膜内触发递质释放;选项D,突触后膜对Na?、K?,特别是Na?通透性增高,导致突触后膜去极化;选项E,突触后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时,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这些都是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正确过程。

7.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

A、肺通气

B、肺换气

C、外呼吸

D、组织换气

E、呼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组织换气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换气等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所以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组织换气。

8.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A、在血压升高时起作用,平时不起作用

B、在高血压时不起作用

C、在低血压时不起作用

D、平时经常起作用

E、在血压降低时起作用,平时不起作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它的主要功能是在生理状态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通过该反射使血压降低;当动脉血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