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口腔预防医学模拟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建立口腔健康行为
B、定期口腔健康检查
C、增长口腔保健知识
D、了解口腔保健措施
E、积极治疗口腔疾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将所学到的口腔保健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有效维护口腔健康。增长知识、定期检查、了解措施等都是实现建立健康行为的过程和手段,积极治疗口腔疾病不属于口腔健康教育的直接目的,而是在建立健康行为后进一步的医疗干预行为。
2.根据试验的目的决定试验观察期限,如氟防龋效果观察,至少应持续
A、2年
B、6年
C、半年
D、4年
E、10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口腔临床试验需要一定的试验周期,一般应该根据试验目的决定试验的观察期限,如氟防龋效果观察,至少应持续2年,一般为2~3年。牙周病预防措施的效果观察可以持续6周~18个月。
3.X线片示左下第一磨牙近中邻面阴影,探诊不敏感,冷测一过性敏感,叩诊(-),医生将该牙腐质去净,制备II类洞型,单层垫底后银汞充填,医生所做的属于
A、龋病的一级预防
B、龋病的二级预防
C、龋病的三级预防
D、防止龋的并发症
E、处置措施不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龋病的二级预防是早期诊断,包括定期进行口腔检查、X线片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龋病并及时治疗。本题中医生通过X线片发现左下第一磨牙近中邻面阴影,然后进行去腐充填等治疗,属于早期诊断并治疗龋病,符合龋病的二级预防。龋病的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采取措施预防龋病发生;龋病的三级预防是对龋病引起的牙髓及根尖周病等进行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防止龋的并发症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龋病后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处理;而该医生的处置措施是合理的,不属于处置措施不当。
4.口腔预防医学开始发展的时间是
A、20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初期
E、20世纪初期
正确答案:A
5.引起龋病的病因主要是
A、细菌、食物、机体状况
B、细菌、食物、牙齿状况
C、细菌、食物、机体和牙齿状况以及致病因素滞留时间
D、细菌、酸、牙齿状况
E、细菌、酸、机体状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细菌、食物、机体和牙齿状况以及致病因素滞留时间等。细菌是龋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食物是细菌代谢产酸的底物,机体状况如唾液分泌量、成分等影响龋病发生,牙齿自身的形态、结构等状况也与龋病易感性有关,且致病因素在口腔内滞留时间越长,越易引发龋病。
6.氯己定能较好地抑制龈上菌斑形成和控制龈炎,平均效果可达到
A、70%
B、50%
C、40%
D、60%
E、8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氯己定能较好地抑制龈上菌斑形成和控制龈炎,平均效果达到60%。
7.进行窝沟封闭时为达到理想的黏结效果,乳牙酸蚀时间是
A、30秒
B、10秒
C、5分钟
D、60秒
E、2分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乳牙酸蚀时间一般为60秒,这样能达到理想的黏结效果,使窝沟封闭剂更好地与牙面结合。
8.为了预防学校儿童龋病的发生,拟采用一种氟化物防龋措施——氟水漱口。3.每次含漱的时间是
A、4分钟
B、0.5分钟
C、1分钟
D、3分钟
E、2分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氟水漱口时,每次含漱的时间是1分钟。含漱时间过短不利于氟化物与牙齿充分接触发挥防龋作用,一般建议每次含漱1分钟左右,这样能使氟化物较好地作用于牙面,增强牙齿抗酸性,预防龋病发生。
9.每周漱口使用的是
A、0.2%NaF漱口液
B、0.05%NaF漱口液
C、2%NaF溶液
D、1.23%NaF凝胶
E、0.02%NaF漱口液
正确答案:A
10.最好的牙周维护治疗期应为
A、10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2个月
E、3个月
正确答案:E
11.口腔健康促进的方法有
A、行政干预措施
B、个别交谈
C、社区口腔卫生咨询
D、小型讨论会
E、课堂教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口腔健康促进的方法包括行政干预措施、经济支持、组织保证、教育方法等。行政干预措施是口腔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政府或相关部门发布政策、法规等,推动口腔健康工作的开展。而课堂教育、个别交谈、小型讨论会、社区口腔卫生咨询等多属于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
12.了解社区人群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要进行:
A、口腔健康咨询
B、口腔保健规划
C、口腔健康调查
D、口腔问卷调查
正确答案:D
13.适合婴儿使用的牙刷是
A、单束毛牙刷
B、丝柄刷
C、指套牙刷
D、电动牙刷
E、小插刷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指套牙刷比较适合婴儿使用。婴儿刚开始长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