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糖尿病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pptx
文件大小:3.33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3.32千字
文档摘要

糖尿病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

核心治疗药物解析

联合用药策略

不良反应管理

个体化治疗路径

新型药物研究进展

01

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

PART

胰岛素类药物分类

短效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

中效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

包括常规胰岛素、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等,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

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适用于控制空腹和餐前血糖。

包括精蛋白锌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等,提供基础胰岛素分泌,控制空腹血糖和减少夜间低血糖风险。

将短效或中效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同时提供基础和餐时胰岛素需求。

口服降糖药作用靶点

磺脲类

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

02

04

03

0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双胍类

主要抑制肝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

噻唑烷二酮类

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GLP-1受体激动剂特性

降糖效果显著

通过激动GLP-1受体,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实现血糖的双向调节。

低血糖风险较低

由于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血糖浓度依赖性,当血糖降至正常或更低时,其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减弱或消失,从而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体重减轻

GLP-1受体激动剂还能抑制食欲,减少食物摄入量,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GLP-1受体激动剂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降低血压、改善血脂等。

02

核心治疗药物解析

PART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

降糖机制

适应症

用药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血脂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明显的患者。

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以及乳酸酸中毒等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

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如华法林、磺胺类药物等,使用时需注意调整剂量。

SGLT-2抑制剂优势

降糖机制

独特优势

适应症

不良反应

SGLT-2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

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

可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且低血糖风险较低。

主要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酮症酸中毒等,使用时需注意监测。

DPP-4抑制剂适应症

降糖机制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保护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不被降解,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

01

用药特点

可单独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具有低血糖风险低、不增加体重等优点。

适应症

适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及后期胰岛功能逐渐减退的患者。

02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胰腺炎等严重不良反应。

04

01

适应症

03

联合用药策略

PART

基础-餐时方案组合

磺脲类与双胍类联用

磺脲类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双胍类则可抑制肝糖输出和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两者联用可协同降糖。

磺脲类与α-糖苷酶抑制剂联用

双胍类与噻唑烷二酮类联用

磺脲类可促进胰岛素分泌,α-糖苷酶抑制剂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两者联用可更好地控制血糖。

双胍类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噻唑烷二酮类则可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两者联用可协同降糖。

1

2

3

多机制协同增效

胰岛素可补充内源性胰岛素不足,口服降糖药则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或抑制肝糖输出,两者联用可协同降糖并减少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用

DPP-4抑制剂可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二甲双胍则可抑制肝糖输出和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两者联用可协同降糖并减少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

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用

SGLT-2抑制剂可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糖,胰岛素则可补充内源性胰岛素不足,两者联用可协同降糖并减少胰岛素引起的体重增加。

SGLT-2抑制剂与胰岛素联用

特殊人群配伍禁忌

老年人

肾功能不全患者

肥胖患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应避免使用经肝肾代谢的药物,如磺脲类、双胍类等。

肥胖患者应避免使用增加体重的降糖药物,如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等。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磺脲类、二甲双胍等,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或婴儿有影响的降糖药物,如磺脲类、双胍类等。

04

不良反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