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中医内科考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治疗黄疸消退后湿热留恋证,首选的方剂是
A、归芍六君子汤
B、茵陈五苓散
C、平胃散
D、黄连温胆汤
E、茵陈四苓散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黄疸消退后湿热留恋证,治法为清热利湿,方选茵陈四苓散。茵陈五苓散主要用于黄疸湿重于热证;平胃散主要用于湿滞脾胃证;归芍六君子汤主要用于脾胃虚弱证;黄连温胆汤主要用于痰热内扰证等。
2.治疗泄泻食滞肠胃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参苓白术散
B、痛泻要方
C、葛根芩连汤
D、保和丸
E、五磨饮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食滞肠胃证的泄泻,治疗应消食导滞,和中止泻,首选保和丸。保和丸能消食和胃,适用于食积内停,气机阻滞所致的泄泻。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虚弱证泄泻;葛根芩连汤用于湿热伤中证泄泻;痛泻要方用于肝气乘脾证泄泻;五磨饮子用于肝气郁结证,均不符合食滞肠胃证泄泻的治疗。
3.噎膈津亏热结证,胃火甚者,应加
A、地骨皮、金果榄
B、芦根、丹皮
C、栀子、黄连
D、山豆根、栀子
E、天花粉、郁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噎膈津亏热结证,若胃火甚者,加栀子、黄连以清泻胃火。山豆根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利咽等;地骨皮主要用于清虚热等;金果榄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等;芦根主要用于清热生津等;丹皮主要用于清热凉血等;天花粉主要用于清热生津等;郁金主要用于行气解郁等。这些药物组合在清胃火方面不如栀子、黄连针对性强。
4.患者,女,39岁。便秘20余年。现症:大便干结,面色无华,皮肤干燥,头晕目眩,眠差,口唇色淡,舌质淡,少苔,脉细。若患者兼见午后潮热,可加
A、竹茹、清半夏
B、知母、胡黄连
C、生石膏、竹叶
D、葛根、薄荷
E、金银花、连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患者便秘20余年,现症见大便干结等一系列血虚症状,兼见午后潮热,考虑有阴虚内热之象。知母、胡黄连具有清热滋阴作用,可用于治疗阴虚内热,故加用知母、胡黄连合适。葛根、薄荷主要用于疏散风热等;金银花、连翘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竹茹、清半夏主要用于化痰等;生石膏、竹叶主要用于清热泻火,均不符合此处兼证的治疗需求。
5.患者,女,72岁。腹部积块十余年。现积块质地软,位置固定,胁肋疼痛,脘腹痞满,舌暗苔薄白,脉弦。此证的治法是
A、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B、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C、补益气血,化瘀消积
D、健脾行气,消积导滞
E、行气除满消痞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患者腹部积块十余年,质地软,位置固定,胁肋疼痛,脘腹痞满,舌暗苔薄白,脉弦,可辨证为气滞血阻证。治法为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故答案选B。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适用于瘀血内结证;补益气血,化瘀消积适用于正虚瘀结证;健脾行气,消积导滞适用于食滞痰阻证;行气除满消痞不全面,不能准确概括本证治法。以上各证型有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及治法,应准确辨证,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本题患者以气滞血阻表现为主,故治法为理气活血消积。
6.治疗呃逆气机郁滞证,首选的方剂是
A、竹叶石膏汤
B、一贯煎
C、五磨饮子
D、益胃汤
E、理中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呃逆气机郁滞证治宜顺气解郁,和胃降逆,方选五磨饮子。一贯煎主治阴虚肝郁证;竹叶石膏汤主治胃阴不足,胃火上逆证;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证;益胃汤主治胃阴不足证。
7.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虚劳诊断依据的是
A、多见形神衰败、身体羸瘦、食少厌食等虚证症状
B、兼有其他病证的主要症状
C、病程长,症状可呈进行性加重
D、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
E、应着重排除其他病证中的虚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虚劳的诊断依据为多见形神衰败、身体羸瘦、食少厌食等虚证症状;病程长,症状可呈进行性加重;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应着重排除其他病证中的虚证。虚劳一般无兼夹其他病证的主要症状,若兼夹其他病证的主要症状,则不属于虚劳范畴。
8.赵某,男,76岁。3年来小便点滴不爽,排出无力,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弱。该病证的治法是
A、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B、升清降浊,化气行水
C、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D、疏利气机,通利小便
E、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题干中患者小便点滴不爽,排出无力,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弱,辨证为肾阳衰惫证。治法为温补肾阳,化气利水。B选项升清降浊,化气行水用于脾气不升证;C选项行瘀散结,通利水道用于浊瘀阻塞证;D选项疏利气机,通利小便用于肝郁气滞证;E选项清利湿热,通利小便用于膀胱湿热证。
9.治疗聚证食滞痰阻证,首选的方剂是
A、大七气汤
B、逍遥散
C、血府逐瘀汤
D、枳实导滞丸
E、六磨汤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聚证食滞痰阻证治宜理气化痰,导滞散结,方用六磨汤。逍遥散主要用于肝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