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医内科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治疗噎膈气虚阳微证,首选的方剂是
A、沙参麦冬汤
B、补气运脾汤
C、通幽汤
D、玉枢丹
E、启膈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治疗噎膈气虚阳微证,应温补脾肾,益气回阳,首选补气运脾汤。启膈散用于噎膈痰气交阻证;通幽汤用于噎膈瘀血内结证;沙参麦冬汤用于噎膈津亏热结证;玉枢丹一般不用于噎膈气虚阳微证的治疗。
2.治疗呃逆气机郁滞证,首选的方剂是
A、竹叶石膏汤
B、五磨饮子
C、理中丸
D、益胃汤
E、一贯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呃逆气机郁滞证治宜顺气解郁,和胃降逆,方选五磨饮子。一贯煎主治阴虚肝郁证;竹叶石膏汤主治胃阴不足,胃火上逆证;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证;益胃汤主治胃阴不足证。
3.患者,男,68岁。近半年胸胁闷痛,咳呛时作,咯吐少量黏痰,口干咽燥,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治疗本病首选的方剂是
A、七福饮
B、葶苈大枣泻肺汤
C、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D、左归丸
E、六味地黄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患者辨证为肺痨之虚火灼肺证。治当滋阴降火,方用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沙参麦冬汤可养阴润肺,泻白散能清泻肺热,两方合用,共奏滋阴降火之功,以治虚火灼肺之胸胁闷痛、咳呛、潮热等症。左归丸主要用于真阴不足证;七福饮用于心肾不足证;六味地黄丸主要滋补肾阴;葶苈大枣泻肺汤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壅肺之咳喘等症,均不符合此患者的证候特点。
4.患者,女,43岁。宫外孕术后1周。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弱。治疗此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知柏地黄丸加减
B、归脾汤加减
C、金匮肾气丸加减
D、补中益气汤加减
E、三仁汤加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患者宫外孕术后出现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弱等症状,此为气血两虚证。归脾汤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适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故治疗此证应首选归脾汤加减。补中益气汤主要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证;知柏地黄丸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金匮肾气丸用于肾阳不足证;三仁汤用于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5.痢疾的病理因素主要是
A、湿邪
B、虚火
C、气滞
D、浊瘀
E、湿热疫毒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痢疾的病理因素主要是湿热疫毒,侵袭肠道,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伤,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虚火不是痢疾主要病理因素;浊瘀是痢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理产物,但不是主要病理因素;湿邪是重要因素之一,但不够全面准确;气滞可伴随出现,但不是最关键的病理因素。
6.陈某,女,45岁。反复呃逆1周,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觥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此病证的治法是
A、温补脾胃,
B、清胃泄热,
C、温中散寒,
D、养胃生津,
E、顺气解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呃逆之脾胃阳虚证,治当温补脾胃止呃,方用理中丸加减。患者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觥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均为脾胃阳虚之表现,故治法为温补脾胃。
7.颤证中实证的临床表现是
A、震颤较剧
B、体瘦眩晕
C、腰膝酸软
D、缠绵难愈
E、遇烦劳而加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颤证中实证多因痰热、痰火、瘀血等所致,震颤较剧。而腰膝酸软多见于虚证;遇烦劳而加重、缠绵难愈也多为虚证表现特点;体瘦眩晕可见于多种情况,但不是实证典型表现。
8.下列各项,不符合痿证临床特征的是
A、肢体关节疼痛
B、可有肌肉萎缩
C、肢体筋脉弛缓
D、肢体运动不利
E、肢体软弱无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肢体关节不痛为特点,肢体关节疼痛不符合痿证临床特征。
9.陆某,男,65岁。反复腹痛1年,近2天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气短懒言,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良附丸
B、吴茱萸汤
C、小建中汤
D、参苓白术散
E、理中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患者反复腹痛1年,近2天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气短懒言,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此为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所致腹痛,治宜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方选小建中汤。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证;吴茱萸汤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良附丸主治寒凝气滞之胃脘痛;参苓白术散主治脾胃虚弱,湿浊内盛证。
10.根据刘河间治疗痢疾的理论,里急后重症状显著者可加用
A、补气药
B、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