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保守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疾病概述
02
保守治疗适应症
03
护理评估要点
04
药物治疗护理
05
并发症预防
06
康复指导
01
疾病概述
宫外孕定义与分类
01
宫外孕定义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以外的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占宫外孕的95%以上。
02
宫外孕分类
宫外孕根据着床部位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和宫颈妊娠等类型。
保守治疗适应人群
宫外孕早期,未发生破裂或流产,且无明显内出血的患者。
早期发现
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女性,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者。
生育要求
生命体征平稳,无腹腔内出血或出血量较少的患者。
病情稳定
病理发展风险评估
输卵管病变
输卵管炎症、手术、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等是宫外孕的主要病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输卵管通畅性受损,从而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
激素水平异常
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需要适宜的激素水平,如孕酮水平过低等,可能导致宫外孕的发生。
辅助生殖技术
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的女性,宫外孕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胚胎移植后的着床位置有关。
其他因素
吸烟、多个性伴侣、盆腔炎史等也是宫外孕的高危因素。
02
保守治疗适应症
血β-hCG水平低于一定阈值
适合保守治疗,可通过药物治疗或观察等方式进行处理。
血β-hCG水平高于一定阈值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避免保守治疗引起输卵管破裂等风险。
血β-hCG水平阈值
输卵管状态评估
01
输卵管完整性
通过影像学检查或腹腔镜检查等手段,评估患侧输卵管是否存在破裂、堵塞等情况。
02
输卵管通畅性
评估患侧输卵管通畅程度,决定治疗方案及预后。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性
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腹痛或内出血表现。
生命体征平稳
患者出现严重腹痛、休克等症状,需紧急手术治疗。
生命体征不平稳
03
护理评估要点
疼痛部位
下腹部或盆腔疼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01
疼痛性质
阵发性或持续性,可能放射至腰部或会阴部。
02
疼痛程度评估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定期评估疼痛程度,及时采取措施。
03
疼痛伴随症状
观察是否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伴随症状。
04
疼痛动态监测
阴道出血观察指标
出血量
出血颜色
出血时间
出血伴随症状
记录出血量,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
鲜红色、暗红色或褐色,以及出血中是否伴有血块。
记录出血持续时间,以及出血是否规则。
观察是否有头晕、乏力、心悸等贫血症状。
药物副作用预警
药物治疗后反应
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药物过敏症状
注意患者是否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定期检测肝肾功能,以便及时发现药物对肝肾的损害。
药物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相互作用
注意药物与手术、放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04
药物治疗护理
甲氨蝶呤应用规范
用药指征
明确宫外孕诊断,符合药物治疗适应证,无药物治疗禁忌证。
01
用药方案
甲氨蝶呤单次或多次肌肉注射,剂量根据病情和体重调整。
02
用药时间
甲氨蝶呤在宫外孕诊断后立即使用,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03
注意事项
甲氨蝶呤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04
用药后血值追踪
用药后定期监测血hCG水平,以判断药物治疗效果。
血hCG监测
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病情变化监测
肝肾毒性预防措施
预防性用药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严格控制药物剂量
饮食调节
在使用甲氨蝶呤前,可使用保肝、保肾药物以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损害。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药物过量导致毒性反应。
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增加营养摄入,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促进肝肾功能的恢复。
05
并发症预防
输卵管破裂征兆识别
宫外孕早期,患者可能感到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如突然感觉剧痛,可能是输卵管欲破裂的征兆。
腹部疼痛加剧
阴道异常出血
晕厥与休克
宫外孕患者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如出血量突然增多,颜色鲜红,可能伴随输卵管破裂。
输卵管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患者可能出现晕厥、头晕、乏力甚至休克。
感染防控方案
保持局部清洁
宫外孕患者需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细菌上行感染。
01
禁止性生活
在宫外孕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以减少感染风险。
02
合理使用抗生素
如有必要,应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03
术前准备
一旦确诊宫外孕且需手术治疗,应立即进行术前准备,如备血、皮试等。
紧急手术预案准备
手术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如输卵管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