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docx
文件大小:15.82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3.24千字
文档摘要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

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与流行情况

HIT是在应用肝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由抗体介导的肝素不良反应,临床上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要表现,可引发静、动脉血栓形成,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HIT分为I型和Ⅱ型,两种类型在形成机制、发生时间、临床处理和结局等方面均显著不同。I型为良性过程,发生率约为10%~20%,Ⅱ型为免疫相关性,目前文献中、临床上和本共识所指的HIT是HITⅡ型。

二、病理生理机制

HIT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凝血酶产生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抗体结合的血小板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被消耗。

三、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