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危重症护理练习题库+参考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16.71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6-09
总字数:约1.17万字
文档摘要

急危重症护理练习题库+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1.下列哪项不是重症CO中毒的指征

A、血液中HbCO含量在50%以上

B、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遗忘症

C、可能出现“迟发脑病”

D、患者出现抽搐

E、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是CO中毒的典型表现,但不是重症CO中毒的指征。重症CO中毒指征包括血液中HbCO含量在50%以上;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遗忘症;可能出现“迟发脑病”;患者出现抽搐等。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英文名称是

A、emergencymedicine

B、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

C、departmentofemergency

D、nursinginemergency

E、Prehospitalemergencymedicinecare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英文名称是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简称EMSS。选项A“emergencymedicine”指急诊医学;选项C“departmentofemergency”指急诊科;选项D“nursinginemergency”指急诊护理;选项E“Prehospitalemergencymedicinecare”指院前急诊医疗护理。

3.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

A、塌陷地震

B、人工地震

C、火山地震

D、核地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发的地面振动属于人工地震。塌陷地震是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是由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核地震是地下核爆炸所产生的震动。所以答案选B。

4.关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等征象

B、高浓度,高流量给氧

C、高热惊厥者给予地西洋

D、平卧时头偏向一侧

E、患者清醒后即可恢复活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清醒后,若有短暂昏迷史,2周内仍需休息观察,不能立即恢复活动,以防迟发性脑病的发生。选项A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等征象,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选项B高浓度、高流量给氧能改善患者缺氧状况;选项C高热惊厥者给予地西泮可控制惊厥;选项D平卧时头偏向一侧可防止呕吐物误吸。

5.触电的主要发病机制是造成

A、高钾血症

B、微循环障碍

C、组织缺氧

D、心律失常

E、电灼伤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触电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电流通过人体后,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造成组织缺氧。电流作用于人体,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发生电灼伤;还可引起心律失常、微循环障碍、高钾血症等,但这些都不是触电的主要发病机制。组织缺氧是由于电流干扰了细胞的代谢过程,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利用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是触电后导致机体损伤和功能障碍的关键环节。

6.有关绷带包扎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包扎前应在伤口部位覆盖敷料

B、绷带缠绕范围不应超岀敷料边缘

C、结应打在骨隆突处

D、回返包扎开始时应先环形缠绕1圈

E、回返包扎结束时应环形缠绕1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包扎前应在伤口部位覆盖敷料,A正确;绷带缠绕范围应超出敷料边缘,B错误;结不应打在骨隆突处,C错误;回返包扎开始时无需先环形缠绕1圈,D错误;回返包扎结束时也无需环形缠绕1圈,E错误。

7.淹溺后肺水肿患者吸氧时氧化湿化瓶內的乙醇浓度为

A、10%~20%

B、60%~70%

C、40%~50%

D、30%~40%

E、20%~30%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淹溺后肺水肿患者吸氧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湿化氧气,目的是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8.牛奶、蛋清最适用于下列哪种中毒的解救

A、氰化物中毒

B、铅中毒

C、铜中毒

D、机机磷农药中毒

E、强酸、强碱中毒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牛奶、蛋清等可用于中和强酸、强碱中毒,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铜中毒可用二巯丙醇等解毒;铅中毒可用依地酸二钠钙等解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用阿托品、解磷定等解救;氰化物中毒用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等解救。

9.关于有机磷农药的代谢和排泄,正确的是E

A、经皮肤、呼吸道吸收者,不经胃肠道排泄

B、肝内分解产物比原来毒性增强

C、肝内氧化产物比原来毒性增强

D、因在体内蓄积,毒性持久

E、肝脏代谢,肾脏排泄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有机磷农药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经皮肤、呼吸道吸收者,也可部分经胃肠道排泄。肝内分解产物一般比原来毒性降低,肝内氧化产物有的比原来毒性增强,有的比原来毒性降低。有机磷农药一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