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伤院前急救操作指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紧急处理原则
01
基础伤情评估
03
特殊咬伤应对
04
急救设备使用
05
并发症预防措施
06
患者转运规范
01
基础伤情评估
咬伤源类型识别
猫、狗、蛇、昆虫等。
动物咬伤
斗殴、性侵犯等。
人咬伤
如机械性咬伤。
其他
伤口深度分级标准
表皮破损
皮下组织伤
真皮伤
贯通伤
仅伤及表皮,轻微渗血。
伤及真皮,有明显出血和组织破损。
伤及皮下组织,可见较深的伤口和出血。
伤口贯穿皮肤全层,可能涉及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
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头痛、抽搐等。
全身症状
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
神经症状
01
02
03
04
疼痛、红肿、出血、麻木等。
局部反应
呼吸急促、心悸、低血压等。
呼吸循环系统症状
中毒反应初步判断
02
紧急处理原则
止血与体位控制
01
止血
对于出血不止的伤口,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用清洁的纱布或绷带加压包扎伤口,抬高受伤部位等。
02
体位控制
咬伤后应保持安静,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激动,以减少毒素在体内的扩散。
伤口冲洗消毒规范
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尽量去除伤口内的污物、唾液和细菌。
伤口冲洗
用碘酒或酒精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注意不要将消毒液涂入伤口内部。
消毒处理
局部加压包扎技巧
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和减轻肿胀。
加压包扎
包扎后应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出现出血、渗液、肿胀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同时,咬伤后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注意观察
01
02
03
特殊咬伤应对
立即远离危险区域
切勿剧烈运动
被毒蛇咬伤后,需立即远离被咬伤的地点,避免再次接触毒蛇或受到其他伤害。
剧烈运动会加速毒液在体内的扩散,应尽量保持平静,缓慢移动。
毒蛇咬伤急救要点
绑扎伤肢
在被咬伤的上方用绷带或布条绑扎,松紧度以能阻止毒液向上扩散为准,但需避免过紧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清洗伤口
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去除表面的毒液和污垢,但不要用力挤压伤口,避免毒液扩散。
犬类咬伤破伤风预防
彻底清洗伤口
接种狂犬病疫苗
接种破伤风疫苗
伤口处理
被犬类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伤口,至少冲洗15分钟,以去除伤口内的污垢和细菌。
如果咬伤来自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类,需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以避免感染狂犬病。
如果伤口较深或污染较重,还需接种破伤风疫苗,预防破伤风感染。
在清洗伤口后,应根据伤口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药膏进行涂抹,并用无菌纱布包扎,避免感染。
被昆虫蛰伤后,应尽快去除毒刺,避免毒液继续注入体内。
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去除表面的毒液和污垢。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部分人对昆虫毒素会出现过敏反应,如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昆虫蛰伤过敏处理
去除毒刺
清洗伤口
局部冷敷
观察过敏反应
04
急救设备使用
医用消毒纱布:用于清洗和包扎伤口,防止细菌感染。
01
急救包标准配置清单
医用胶带:用于固定纱布或止血。
02
止血钳:用于夹住血管,控制出血。
03
镊子:用于取出伤口中的异物或碎片。
04
酒精棉片:用于消毒伤口和周围皮肤。
05
抗菌软膏:涂抹在伤口周围,预防感染。
06
弹性绷带:用于包扎伤口,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07
一次性手套:保持救援人员手部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08
止血带正确使用方法
确定出血部位
绑扎止血带
选择合适的止血带
标记止血时间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压迫出血点,确定出血的具体位置。
根据出血情况,选择宽度适中、弹性好的止血带。
将止血带紧绕在出血部位的上方,用绷带或绳子固定,松紧适中,以能止血但不损伤皮肤和组织为原则。
记录止血带的开始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放松一次,避免长时间压迫导致组织坏死。
毒液吸取器操作禁忌
禁止口吸
避免挤压
禁用虹吸法
清洗伤口
绝对不能用口去吸吮伤口,以免毒液进入口腔或消化道,引起中毒。
不能用手指或器具挤压伤口,以免毒液加速扩散。
不能用吸管或虹吸装置来吸取毒液,以免毒液被吸入肺部,引起呼吸困难。
在取出毒液吸取器后,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稀释和清除残留的毒液。
05
并发症预防措施
使用碘伏、酒精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降低感染风险。
消毒处理
根据伤口情况,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抗生素应用
01
02
03
04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和细菌。
清洗伤口
避免伤口接触污水和污物,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感染风险防控策略
观察伤口情况
定期检查伤口周围感觉、运动功能是否正常,及时发现神经损伤。
评估血液循环
观察伤口周围血液循环状况,如颜色、温度等,防止血管受压或损伤。
疼痛管理
及时评估伤口疼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