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MRI测试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1.哪项不符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表现
A、股骨头相对密度增高
B、股骨头囊变硬化
C、股骨头压缩变形
D、股骨头蘑菇状变形
E、股骨并没有骨质疏松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时,由于局部血供障碍,可出现一系列表现,包括股骨头相对密度增高、囊变硬化、压缩变形、蘑菇状变形等,同时常伴有股骨骨质疏松,而不是没有骨质疏松,所以选项E不符合其表现。
2.较易引起肺癌的尘肺是:
A、矽肺
B、煤尘肺
C、铁矽肺
D、石棉肺
E、有机尘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石棉纤维被认为是人类致癌物,石棉肺患者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较易引起肺癌。矽肺等虽然也有一定危害,但相比之下石棉肺引起肺癌更为突出。
3.严格来讲,MRCP.MRU采用的是哪种成像方式:
A、T1加权
B、T2加权
C、重T2加权
D、质子密度加权
E、弥散加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和MRU(磁共振尿路造影)采用的是重T2加权成像方式。重T2加权成像可以突出显示含有较多液体的结构,如胰胆管系统和泌尿系统中的尿液等,从而清晰地显示这些部位的形态和病变情况。
4.最常见的房间隔缺损是:
A、整个房间隔缺损
B、冠状窦型缺损
C、静脉窦型缺损
D、继发孔型缺损
E、原发孔型缺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房间隔缺损的70%~80%。原发孔型缺损约占15%;静脉窦型缺损约占5%~10%;冠状窦型缺损更为少见。整个房间隔缺损表述不准确,不是常见分类方式。
5.鼻咽部血管纤维瘤:
A、是有包膜的血管性肿瘤
B、是无包膜,浸润性生长的血管性肿瘤
C、是浸润性恶性血管性肿瘤
D、常见于老年人
E、CT不增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蝶骨体、枕骨基部骨膜部的血管性肿瘤,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该肿瘤好发于10~25岁青少年男性,CT表现为显著强化。它是良性肿瘤,并非恶性肿瘤。
6.脾破裂出血易于积聚于
A、肝下间隙
B、网膜囊
C、左侧结肠旁沟
D、右侧结肠旁沟
E、胃脾隐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脾破裂出血时,血液易在左侧结肠旁沟积聚。这是因为左侧结肠旁沟相对较宽大且位置较低,脾破裂后的血液容易沿此沟向下流注并积聚在此处。而网膜囊相对局限,胃脾隐窝不如左侧结肠旁沟更易积聚大量脾破裂出血;右侧结肠旁沟与脾破裂出血无直接关联;肝下间隙也不是脾破裂出血易于积聚的主要部位。
7.脑肿瘤并发的瘤周水肿:
A、由于自由水进入神经元中
B、T2WI最易显示
C、T1wI最易显示
D、CT最易显示
E、Gd—DTPA增强不能区分肿瘤和水肿
正确答案:B
8.下丘脑属于
A、间脑
B、嗅脑
C、后脑
D、中脑
E、丘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下丘脑是间脑的一部分,位于脑的腹面,丘脑下方,下丘脑通过与脑的其他部分相连,在神经内分泌调节、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食欲和代谢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9.肺癌中易于发生肺内及胸膜转移的组织学类型是:
A、小细胞癌
B、大细胞癌
C、鳞癌
D、类癌
E、腺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腺癌的生长方式多为浸润性生长,癌细胞可沿肺泡壁、细支气管壁生长,或呈乳头状向腔内生长,故易于发生肺内及胸膜转移。鳞癌多经淋巴道转移;小细胞癌较早出现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大细胞癌转移相对较晚;类癌恶性程度低,转移少见。
10.关于支气管囊肿CT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密度均匀
B、可呈卵圆形
C、CT值差异较大
D、可呈软组织密度
E、部分肿瘤可强化
正确答案:E
11.肺胶原性疾病基本病理变化不包括:
A、炎性坏死
B、粘液样水肿
C、成纤维细胞增生
D、类纤维蛋白变性
E、肺出血
正确答案:C
12.下列哪项是不正确:
A、MRI比CT容易鉴别肺的肿块与血管
B、诊断左侧纵隔淋巴结转移MRI优于CT
C、诊断肺上沟癌MRI优于CT
D、显示大血管与肿瘤的关系MRI优于CT
E、显示肺内小结节的敏感性MRI优于CT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CT对于显示肺内小结节的敏感性优于MRI,因为CT的空间分辨率较高,能更清晰地显示小结节的形态、大小等特征,而MRI在这方面相对不敏感。A选项,MRI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在鉴别肺肿块与血管方面有时比CT更具优势;B选项,MRI在显示纵隔淋巴结方面有一定优势,诊断左侧纵隔淋巴结转移MRI优于CT;C选项,诊断肺上沟癌MRI在显示软组织及与周围结构关系上优于CT;D选项,MRI在显示大血管与肿瘤关系方面也有其特点,优于CT。
13.GRE序列采用小角度激发的优点不包括
A、可选用较短的TR,从而加快成像速度
B、体内能量沉积减少
C、产生的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