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N2-N3级三基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抢救休克病人,成人至少每小时应保持尿量()
A、60ml
B、50ml
C、40ml
D、30ml
E、20ml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成人休克时应保持每小时尿量大于30ml,以保证肾脏灌注,防止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
2.一新生儿生后2天因高胆红素血症入院,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400ummol/L(23.4mg/dl),以下哪项措施不妥当()
A、光疗
B、静脉输注血浆
C、静脉输注白蛋白
D、静脉应用青霉素SMZ抗感染
E、心电、呼吸监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高时,光疗是降低胆红素的常用有效方法;静脉输注血浆、白蛋白可增加胆红素的结合和转运,有助于降低游离胆红素;心电、呼吸监护可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胆红素脑病导致的神经症状变化等。而静脉应用青霉素SMZ抗感染并非针对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规治疗措施,且该患儿目前没有明确的感染指征,所以该项措施不妥当。
3.休克患者出现以下哪种情况提示病情恶化()
A、精神紧张转为反应迟钝
B、面色发绀转为红润
C、尿少转为尿量在30ml/小时以上
D、呼吸增快转为呼吸困难
E、血压上升,脉搏减慢
正确答案:A
4.支气管扩张发生大咯血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A、保持呼吸道通常
B、静脉输液
C、止血药的应用
D、抗休克治疗
E、持续吸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大咯血时,血液易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首要的护理措施,以防止窒息的发生,所以选A。静脉输液主要是补充液体等,不是首要措施;止血药应用是后续治疗手段;抗休克治疗一般在出现休克表现时才是重点;持续吸氧是在有缺氧情况时的措施,但不是首要针对大咯血的关键护理措施。
5.肝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有腹壁静脉曲张
B、门静脉高压、肝功能障碍
C、转氨酶及转肽酶高
D、黄疸、呕血
E、有腹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可导致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如腹壁静脉曲张)、脾大、腹水等;肝功能障碍可出现黄疸、转氨酶及转肽酶升高等多种表现。黄疸、呕血只是肝硬化的部分表现;转氨酶及转肽酶高也是肝功能异常的一方面;有腹水、有腹壁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的表现之一,但单独都不能全面概括肝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所以主要临床表现是门静脉高压、肝功能障碍。
6.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时选用()
A、先锋霉素
B、万古霉素
C、青霉素
D、利福平
E、庆大霉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中,抗结核药物的应用是关键。利福平是抗结核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方案中发挥重要作用。青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但对结核杆菌无效;先锋霉素对结核杆菌也无特效;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庆大霉素对结核杆菌效果不佳。
7.防止新生儿出血,应出生后立即注射()
A、维生素D
B、维生素K1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B6
E、维生素A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维生素K1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建立,维生素K合成不足,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出生后立即注射维生素K1可有效防止新生儿出血。
8.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A、产后出血高危者做好输血输液准备
B、软产道损伤造成的出血,及时做好缝合准备
C、宫缩乏力性出血者,立即按摩子宫
D、胎盘部分残留,需徒手剥离取出
E、失血过多,遵医嘱补充血容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软产道损伤造成的出血,及时做好缝合准备是正确的护理措施;产后出血高危者做好输血输液准备可保障患者安全,是正确的;失血过多遵医嘱补充血容量是必要的护理举措;宫缩乏力性出血者立即按摩子宫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也是正确的。而胎盘部分残留时,徒手剥离取出可能会导致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是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应及时行清宫术等正确处理。
9.对母乳性黄疸小儿喂养的正确指导是()
A、暂停母乳待黄痘消退后再喂
B、母乳与牛乳交替喂哺
C、改用奶粉喂养
D、立即改用生奶喂养
E、口服葡萄糖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母乳性黄疸患儿可暂停母乳喂养1~4天,待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其他选项均不正确,立即改用生奶、奶粉喂养不利于母婴健康及后续母乳喂养,口服葡萄糖水对退黄作用不大,母乳与牛乳交替喂哺也不合适。
10.乳牙开始萌出的时间为()
A、新生儿
B、4~10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E、30个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乳牙开始萌出的时间一般在出生后4~10个月,所以答案选B。
11.肝硬化大出血诱发肝昏迷的主要机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