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历史必修3北师大版全程导学笔记课件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pptx
文件大小:3.96 M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2.9千字
文档摘要

;时空坐标;学习本单元,一要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要学会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和“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等唯物史观来指导学习。;;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1.老子的学说

(1)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的创始人。

(2)思想内容

①核心思想:“”是派生万物的根源。

②提出了朴素思想,指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③政治上主张“ ”,反对采用严刑峻法。;2.孔子的思想

(1)历史地位:孔子是 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教育家。

(2)孔子的思想学说

①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治上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

③崇尚,提出“克己复礼为仁”。

④教育上兴办 ,是中国古代私人办学的先驱。主张“ ”

“ ”等。;;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在教育上有哪些贡献?;二、百家争鸣

1.原因

(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 的时期。

(2)代表各派政治势力的思想家,按照各自的利益和要求积极发表意见,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儒家

①孟子:以“仁”“义”为核心,主张“性善论”;提倡“”“保民”,反对剥削和压迫人民。;②荀子:重民,提出“ ”的思想;持“性恶论”,主张王霸并用,德治与相结合。

(2)道家: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是。认为对待人生和社会,只需顺从命运、安于现状即可。

(3)墨家:墨子。主张“”“”,反对不义之战;主张“”

“薄葬”,反对浪费。

(4)法家:韩非子。主张以“”治国;提出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君主统治术,强调加强 。

3.影响

(1)大大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2)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孟子、荀子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3.韩非子《守株待兔》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在诸子百家中,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的原因是什么?;三、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

1.地位:西汉时期最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

2.含义: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 等学说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

3.思想主张

(1)宣扬“ ”,提出“ ”“ ”学说。

(2)他认为“ ”是万古不变的真理,所有人都要遵守。

(3)提出“ ”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4.影响:儒学从此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如何理解“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思想?;5.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区别与联系?;深化探究核心突破;答案含义:“无为”不是“不为”,“无为”是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为所欲为。

意义:这种思想对约束统治者暴政、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很大的积极作用。;2.孔子的思想

史料子曰: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颜渊问仁。子曰:②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教你读史]

史料中①指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②“克己复礼”是指克制自己非分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回归到礼仪规范上来。;[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些思想主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些思想提出的合理性。;主题二百家争鸣;[教你读史]

由史料可知孟子主张作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轻徭薄赋,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无敌于天下。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孟子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为此提出了哪些具体的主张?;史料二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大略》

[教你读史]

“重法”说明荀子借鉴了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

[问题思考]

(2)史料二中荀子的思想有何特点?;答案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比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影响;主题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你读史]

史料中划线部分是关键信息,主张用儒家思想来教化民众,实现思想“大一统”。

[问题思考]

(1)史料一反映了董仲舒提出的哪些思想主张?;答案思想:君权神授(或天人合一)。要求:百姓服从君命;天子治国要顺应天意,服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