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原核微生物(环境微生物课件).pptx
文件大小:5.53 MB
总页数:7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4.12千字
文档摘要

微生物学的主要类群

原核微生物;细菌;;;球菌:直径0.5--2μm(次之);微生物学的主要类群

原核微生物;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胞结构;微生物学的主要类群

原核微生物;细胞壁的定义:在细胞最外层,坚韧具有一定弹性的薄膜结构。其厚度为20~80nm。

1884年革兰姆·克里斯琴的染色方法,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常用G+表示)和革兰氏阴性(常用G-表示)细菌。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是鉴别细菌的重要方法,染色出现不同反应的原因是由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引起的。;;通过初染和煤染,细菌细胞染上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

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肽聚糖含量高,细胞壁厚,脂溶性物质含量少,乙醇处理中被脱水引起细胞壁收缩,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的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壁中,因此细胞不被复染而呈紫色。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脂溶性物质含量较高,肽聚糖含量较低。在染色过程中溶剂乙醇的处理,溶解了脂类,结果使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通透性增加,结晶紫—碘的复合物被乙醇抽提出来,细胞被复染为红色。

;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的外形;

细胞在高渗环境中,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低渗环境环境中不会改变形状或者破裂;

具有一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

是鞭毛运动的支点;

对大分子物质有阻拦作用—过滤作用;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原核微生物;在细胞壁内侧,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其厚度为7~8nm。;细胞膜的结构;磷脂分子;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原核微生物;细胞质也称原生质,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它是细菌生命代谢的基础物质,为无色透明的溶胶状态。;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rRNA的含量一般为60%,蛋白质的含量为40%。细菌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它包括大50S和小30S两个亚基。;

某些光合细菌和水生细菌的细胞质中含有几个甚至很多个充满气体的气泡,其确切功能还不清楚,一般认为它使细菌漂在水面,有利于菌体进行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这些颗粒在营养过剩时积累,在营养贫乏时动用,故称为贮藏性颗粒。其种类与数量随菌种和培养条件而异。;不同微生物中储存内含物的种类也不同,如芽孢杆菌只含多聚-β-羟基丁酸,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只贮存糖原,而有些光合细菌则糖原和淀粉两者均有。一般当环境中缺乏氮源,而碳源、能源丰富时,细胞内可贮存大量的内含物,有的可达到细胞干重点50%。如将这样的细菌移至有氮源的培养基中,则这些贮藏物将被酶分解而作为碳源与能源用于合成反应。;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原核微生物;细菌无真正的细胞核,只是在菌体的中央有一个大量遗传物质所在的核区。其功能与细胞核相当,故称拟核。拟核很原始,无核膜和核仁,有一个环状DNA分子高度缠绕而成。;质粒:存在于核外的遗传物质,能独立复制。为小型环状的DNA,上面携带着决定细菌某些遗传特性的基因。所以质粒是很好的基因载体,已广泛用于基因工程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原核微生物;芽孢是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壁厚、质浓、折光性强,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称为芽孢。;芽孢的形成过程;

抗热性强

抗辐射强

耐干燥;芽孢的形状和位置因细菌种类的不同而异:

位于细胞中央或近中央,直径小于细胞宽度

位于细胞中央,直径大于细胞宽度

位于细胞一段,直径大于细胞宽度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原核微生物;在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存在着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称为糖被。糖被不易着色,但用负染色法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暗色背景和染色的菌体之间形成一透明区。;根据糖被的形状和厚度的不同:

荚膜或大荚膜

微荚膜

黏液层

菌胶团;糖被;多糖:如肺炎球菌、肠膜状明串珠菌—多数

多肽:如炭宜芽孢杆菌

多肽与多糖的复合物:如巨大芽孢杆菌;可保护细菌免受干燥损伤;

贮藏养料;

吸附作用。

能抵御吞噬细胞的吞噬,增强其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