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原卷版).docx
文件大小:9.2 M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7.22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

一、单选题

1.无人机在救灾、搜巡、影视拍摄及军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若镜头焦距不变,航拍时()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无人机上升,成像变小 D.无人机下降,像距变小

2.用一个凸透镜看课本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理”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书到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

C.这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D.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3.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通过屏幕放大器(凸透镜),看到了手机上正立、放大的图像,如果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手机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5cm B.10cm C.15cm D.20cm

4.如图,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扫描后可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发生了漫反射

C.摄像头相当于近视眼镜的镜片

D.扫描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内

5.小明家买了一台家庭投影仪,利用投影仪将画面投射到银幕上。下列说法正确是()

A.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B.银幕上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C.银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D.从各个角度都能看见画面是因为银幕发生了镜面反射

6.如图是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的情景,在微重力环境下,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从前方能看到水球中的像,能正确反映其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是()

A. B.

C. D.

二、多选题

7.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挑选透镜时,小明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光屏上出现了如图甲,乙的光斑,丙图为某次实验时的情况,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明应选透镜甲进行实验,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6.5cmf11.5cm

B.小明应选透镜乙进行实验,利用丙图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C.小明应选透镜乙进行实验,如果蜡烛靠近透镜,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

D.实验中由于蜡烛会随实验时间延长烧短,要想成像仍然在光屏中央,可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情况下将透镜向上调节适当高度

三、填空题

8.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_______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1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图2中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

10.如图所示,小明透过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观察积木,发现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则此像是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与该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若想让“6”变大一些,可将积木与胶囊的距离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小云同学学习了透镜、眼睛和眼镜的知识之后,利用水透镜模拟了眼睛看物体的过程,如图甲,眼睛的结构如图乙。

(1)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自动变焦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的、___________的实像,与该成像特点相同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小云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甲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将蜡烛再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此过程可模拟___________眼成因;此时,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须向水透镜内___________适量的水(“注入”或“抽出”)。

1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成______(填像的性质)的实像。正常人看物体由远及近时,为了使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则晶状体______(选填“变厚”“不变”或“变薄”)。小明两眼视力缺陷不同,将一只2B铅笔紧贴他眼镜的两个镜片,透过镜片看到铅笔的像如图所示,则小明的______眼为近视。

四、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