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部分
单项选择题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答案:D。解析:负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它可使系统的活动保持稳定。正反馈调节是使某种生理过程不断加强,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也是机体的调节方式,但不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
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上升支主要是由于()
A.K?外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内流
答案:B。解析:当神经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K?外流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Ca2?内流主要与神经递质释放等过程有关,Cl?内流一般会使膜电位超极化。
3.下列哪项不是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A.可塑变形性
B.悬浮稳定性
C.渗透脆性
D.趋化性
答案:D。解析:红细胞具有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和渗透脆性等生理特性。趋化性是白细胞的特性,白细胞可朝着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定向移动。
4.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
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
答案:C。解析: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几乎涵盖了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在此期间,心肌细胞对任何刺激都不发生反应,因此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有利于心肌同步收缩;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影响心肌收缩的机制;心肌有自律性与自动节律收缩相关,但都不是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
5.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
A.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C.肺内压与胸内压之间的压力差
D.气体的分压差
答案:B。解析: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当肺内压低于大气压时,气体入肺;当肺内压高于大气压时,气体出肺。呼吸肌的舒缩活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肺内压与胸内压之间的压力差影响肺的扩张和回缩;气体的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A.吸吮反射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屈肌反射
答案:BC。解析:条件反射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望梅止渴是看到梅子的形象而引起唾液分泌等反应,谈虎色变是听到老虎相关话题而产生的情绪和生理变化,它们都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吸吮反射和屈肌反射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
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
A.心率
B.前负荷
C.后负荷
D.心肌收缩能力
答案:ABCD。解析: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因此心率会影响心输出量。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可使心肌初长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使每搏输出量增加;后负荷(动脉血压)增大,会使心室射血阻力增大,每搏输出量减少;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
3.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
B.胆汁中含有脂肪消化酶
C.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
D.胆汁分泌和排出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答案:CD。解析:胆汁在非消化期也会持续分泌,只是一部分进入胆囊储存。胆汁中不含脂肪消化酶,其消化作用主要靠胆盐,胆盐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汁的分泌和排出受神经(如迷走神经)和体液因素(如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等)的调节。
简答题
1.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答: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肾小球的滤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原尿进入肾小管后,其中的许多物质被选择性地重吸收回血液。重吸收的方式有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例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全部被重吸收,Na?、Cl?等大部分被重吸收,水的重吸收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生的物质(如H?、NH?等)分泌到小管液中,同时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如K?、青霉素等)排泄到小管液中。通过分泌和排泄,可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和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及异物。
生物化学部分
单项选择题
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L-α-氨基酸
B.D-α-氨基酸
C.L-β-氨基酸
D.D-β-氨基酸
答案:A。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L-α-氨基酸,自然界中存在的氨基酸有300多种,但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