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校内清洁安全教育.pptx
文件大小:3.34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2.19千字
文档摘要

校内清洁安全教育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清洁实践操作规范

01

校园清洁的重要性

03

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

04

健康教育与习惯培养

05

案例与验收标准

01

PART

校园清洁的重要性

营造健康学习环境

清除灰尘和污垢

定期清洁教室、图书馆等场所,确保环境整洁,减少灰尘和污垢对学生的影响。

预防呼吸道疾病

提高学习效率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整洁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学习,减少分心,提高学习效率。

1

2

3

预防季节性传染病

消毒杀菌

定期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毒,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预防季节性传染病的发生。

垃圾分类处理

教育学生正确分类垃圾,确保有害垃圾得到安全处理,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灭鼠灭虫

采取有效措施灭鼠灭虫,防止疾病传播。

树立劳动观念

让学生参与校园清洁工作,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培养责任感

锻炼动手能力

校园清洁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通过校园清洁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02

PART

清洁实践操作规范

定期清扫

每日或每周定期清扫教室和公共区域,包括地面、墙面、桌椅、门窗等。

垃圾分类

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

拖地清洁

用拖把清洁地面,注意拖把的清洁度和湿度,避免二次污染。

细节清洁

清洁教室和公共区域的角落、墙缝、窗台等细节部位,确保无垃圾和灰尘。

教室与公共区域清洁流程

工具使用与垃圾分类

工具选择

根据清洁任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清洁工具,如扫帚、拖把、抹布、清洁剂等。

垃圾处理

及时清理垃圾桶,并将垃圾分类处理,避免细菌滋生和异味。

工具保养

保持清洁工具的干净和整洁,使用后及时清洗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垃圾分类知识

了解不同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避免误投和混投。

在清洁电子设备前,先断开电源,确保安全。

选择适合电子设备的专用清洁剂,避免使用含有腐蚀性成分的清洁剂。

注意清洁电子设备的屏幕、键盘、鼠标等易脏部位,避免灰尘和污渍堆积。

在清洁电子设备时,注意防止水或清洁剂进入设备内部,造成短路或损坏。

电子设备清洁注意事项

清洁前断电

使用专用清洁剂

清洁细节

避免进水

03

PART

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

使用安全带或安全绳

使用脚手架时,要确保其稳固并设置防滑措施,避免发生晃动或倾斜。

搭建稳固的脚手架

避免过度伸展身体

在高处作业时,不要过度伸展身体或跨越栏杆等危险区域,以防失去平衡。

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并确保其牢固可靠。

高处作业防坠落(如擦玻璃)

车辆与坠物避让原则

远离车辆行驶区域

避免在车辆行驶或停放区域内行走或玩耍,以免被车辆撞伤。

注意上方坠物风险

行走时要留意上方,避免被建筑物、树木或其他物品坠落所伤。

穿戴安全防护装备

在校园内行走时,应穿戴反光衣、安全帽等防护装备,以提高可见性。

用电设备操作安全

遵守电气安全规定

使用电气设备时,要严格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不要随意拆卸或修理电器。

使用安全插座和插头

定期检查电线和电器

确保插座和插头符合安全标准,不使用破损或不合格的电源插座。

定期检查电线、电器和插座的完好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电线和电器。

1

2

3

04

PART

健康教育与习惯培养

正确洗手与个人卫生

洗手的重要性

保持双手干净,预防病菌传播。

03

02

01

洗手方法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搓洗20秒。

个人卫生习惯

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与环境关联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整洁的环境有助于减少压力,提升学习效率。

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爱护校园环境。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爱卫活动长效化机制

定期检查卫生,对优秀班级进行表彰和奖励。

卫生检查与奖惩机制

明确卫生责任,规范学生行为。

制定卫生规章制度

开展卫生知识竞赛、卫生日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卫生活动多样化

05

PART

案例与验收标准

每日进行教室门窗、墙壁、地面、黑板的清洁,确保无灰尘、无纸屑,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学生轮流值日,负责床铺、书桌、卫生间等区域的清洁,每周进行大扫除和消毒。

每天对食堂厨房、餐厅进行清洁,餐具经过高温消毒,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定期清理校园绿化带、操场、走廊等公共区域的垃圾和杂草,保持环境整洁。

优秀清洁实践案例分享

教室清洁

宿舍卫生

食堂卫生

校园环境

各宿舍成员轮流值日,负责宿舍内部及公共区域的清洁。

宿舍区域

由专门的食堂工作人员负责,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

食堂区域

01

02

03

04

各班级负责自己教室及走廊的清洁,每周进行大扫除和消毒。

教学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