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法”普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为宗旨。
A.人民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军事安全
答案:A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因反间谍工作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或者依法征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必要时,可以设置相关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任务完成后应当及时归还或者恢复原状,并依照规定支付()。
A.赔偿金
B.补偿金
C.违约金
D.劳务费
答案:B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规定,电信、互联网、金融、住宿、长途客运、机动车租赁等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客户身份进行()。
A.形式审查
B.实质审查
C.实名查验
D.随机抽查
答案:C
4.《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其中“网络运营者”不包括()。
A.网络所有者
B.网络管理者
C.网络服务提供者
D.网络用户
答案:D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根据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数据实行()。
A.统一保护
B.重点保护
C.分类分级保护
D.特殊保护
答案:C
6.根据《国家安全法》,每年()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A.4月15日
B.5月15日
C.6月15日
D.7月15日
答案:A
7.《反间谍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专用间谍器材由()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认。
A.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
B.公安部
C.市场监管总局
D.海关总署
答案:A
8.《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大型活动承办单位以及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进入大型活动场所、机场、火车站、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公路长途客运站、口岸等重点目标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进行()。
A.安全检查
B.身份登记
C.随机抽查
D.监控录像
答案:A
9.《网络安全法》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
A.安全检测
B.安全认证
C.安全审查
D.安全评估
答案:C
10.《数据安全法》规定,国家支持开发利用数据提升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供智能化公共服务,应当充分考虑()的需求,避免对()的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A.老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残疾人
B.未成年人;未成年人
C.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
D.少数民族;少数民族
答案:A
11.根据《国家安全法》,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坚持(),积极同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展安全交流合作,履行国际安全义务,促进共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A.独立自主
B.互利共赢
C.平等协商
D.开放合作
答案:D
12.《反间谍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书之日起()内,向作出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答案:B
13.《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对被教唆、胁迫、引诱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或者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人员,公安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和监护人对其进行()。
A.刑事拘留
B.批评教育
C.帮教
D.行政处罚
答案:C
14.《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A.合法、正当、必要
B.合法、合理、必要
C.合理、正当、必要
D.合法、正当、合理
答案:A
15.《数据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信息共享、监测预警机制。国家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数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