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宁德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A.维护国家安全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答案:C。解析:《人民警察法》第三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辅警在工作中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应当()
A.立即制止并自行处理
B.及时报告并协助人民警察处置
C.视而不见,等待警察处理
D.与违法犯罪人员进行谈判
答案:B。解析:辅警不具备独立执法权,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时,应及时报告并协助人民警察处置,而不能自行处理,也不能视而不见,更没有权力与违法犯罪人员谈判。
3.下列不属于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的是()
A.治安行政处置权
B.治安行政处罚权
C.治安监督检查权
D.刑事立案权
答案:D。解析:刑事立案权属于刑事司法权,而非治安行政管理权。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管理权包括治安行政处置权、治安行政处罚权、治安监督检查权等。
4.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赔偿。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依照该法给予赔偿。
5.辅警在协助执行任务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使用警械,应当()
A.自行决定使用
B.经上级批准后使用
C.立即报告并在人民警察的指挥下使用
D.先使用后报告
答案:C。解析:辅警不具有独立使用警械的权力,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使用警械时,应立即报告并在人民警察的指挥下使用。
6.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A.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
B.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
C.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
D.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答案:D。解析:故意损毁公私财物属于侵犯公私财物的行为,而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散布谣言、非法拦截交通工具、破坏选举秩序都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7.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的时间是()
A.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
B.拘留后的3日以内
C.拘留后的7日以内
D.拘留后的10日以内
答案:B。解析:《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一般情况下,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8.辅警在工作中应当遵守的纪律不包括()
A.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
B.不得参与罢工
C.可以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
D.不得擅自离岗、脱岗
答案:C。解析:辅警在工作中应遵守严格的纪律,不得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这是廉洁纪律的要求。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不得参与罢工、不得擅自离岗脱岗都是辅警应当遵守的纪律。
9.对于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不予处罚
D.给予处罚
答案:D。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10.以下不属于辅警职责范围的是()
A.协助维护大型活动现场秩序
B.协助开展治安巡逻
C.独立办理刑事案件
D.协助盘查、堵控、监控、看管违法犯罪嫌疑人
答案:C。解析:辅警不具备独立办理刑事案件的权力,其主要职责是协助人民警察开展工作,如协助维护大型活动现场秩序、开展治安巡逻、盘查堵控和看管违法犯罪嫌疑人等。
11.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坚持()相结合的原则。
A.教育与处罚
B.打击与防范
C.管理与服务
D.惩治与改造
答案:A。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12.辅警在执行任务时,应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