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一、单选题
1.()岁这个阶段是个人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最孱弱的阶段。
A.0~3B.3~6C.6~10D.10~14
2.托育政策是指国家、地方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百年奋斗目标之民生新进展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标准与指导意见。
A.住有所居B.幼有所育C.老有所养D.劳有所得
3.托育法规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而制定或认可的用来调整一切()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托育关系B.劳动关系C.人际关系D.经济关系
4.托育职业伦理是指调整()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文化B.经济C.政治D.托育
5.政策最根本的特点是()。
A.阶级性B.时效性C.表述性D.稳定性
6.道德是指由一定的()决定的。
A.社会政治关系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文化关系D.社会生态关系
7.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问题。
A.法律和道德的关系B.外貌与能力的关系C.道德和利益的关系D.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8.伦理学以()作为研究对象。
A.道德B.法律C.心理D.外貌特征
9.在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体系中,大量存在的是()。
A.托育政策B.托育法规C.托育道德D.托育实践
10.托育职业伦理本质上就是托育工作人员的()。
A.性格特点B.法律知识C.工作业绩D.职业道德
二、多选题
1.托育是“托+育”的结合体,主要包括(),为0~3岁婴幼儿提供个性化成长方案。
A.照护B.养育C.潜能激发D.早期启蒙教育
2.脑科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实证科学分析也证实,3岁前这段时间是婴幼儿()的关键期。
A.智力发育
B.语言习得
C.情感认知
D.学科知识
3.托育的特点包括()。
A.服务对象特殊B.服务内容特殊C.服务时间特殊D.等同于学前教育
4.托育职业伦理的特点包括()。
A.托育工作的角色多重性。B.托育工作的严谨性。
C.托育工作的慎独性。D.托育工作的耐心性。
5.托育职业伦理由()等要素构成。
A.托育职业态度B.托育职业理想C.托育职业责任D.托育职业技能
三、判断题
1.我们所讲的托育即是狭义的概念,是指0~3岁婴幼儿的法定监护人将孩子托付给托育机构,托育机构以小团体机构式的集体科学养育模式进行抚养和教育,为家长提供的一项代为养育宝宝的服务。()
2.托育、幼儿园时期还谈不上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从小学开始。()
3.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个托育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4.在托育工作中,托育工作人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0~3岁这个阶段婴幼儿生理、语言、知觉、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针对婴幼儿个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托育工作。()
5.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
6.法规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等的总称,是法律效力相对高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法定文件。()
7.伦理是指调节和规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8.道德的基本问题就是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9.伦理与道德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道德是伦理的基础;伦理是对道德的抽象概括。()
10.托育职业伦理是指调整托育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A
D
A
B
C
A
B
D
二、多选题
1
2
3
4
5
ABCD
ABC
ABC
ABCD
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第二节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的历史发展
一、单选题
1.新中国成立伊始,托儿所的主办机构主要是厂矿企业中的()。
A.工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