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2024
PAGE2
ICS?67020
X11
FORMTEXT?????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
FORMTEXT?????
作物秸秆与腐熟剂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SoilImprovementUsingCropStrawandCompostingAgent
20--发布
2022--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T—2024
PAGEI
作物秸秆与腐熟剂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作物秸秆与腐熟剂土壤改良技术的适用条件、种植模式、技术要求、机具和关键技术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旱地作物土壤改良。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粮食作物种子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500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秸秆条带深埋还田Deepburyingofthestripstrawandreturningtofarmland
集秸秆集中、粉碎、传输、风力压送和深层直注于一体,将秸秆集中粉碎富集,通过深层秸秆注入犁将秸秆直接注入到20cm~30cm土层以下的一种还田作业方式。
3.2
秸秆深埋率Strawdeepburyingrate
机具作业后单位面积内秸秆深埋于土壤耕层的秸秆占地表秸秆总量的百分比。
适用条件
4.1土壤
以砂土、壤土、轻壤土为宜,土层厚度40cm以上,土壤含水量12%~20%。
4.2种植模式
宜采用宽窄行种植。玉米、高粱宽行60cm~70cm,窄行40cm~50cm,谷子、糜子、大豆(黑豆)宽行50cm~60cm,窄行35~45cm。
4.3作业模式
机械(人工)收获→秸秆粉碎、收集输送→开沟、秸秆深埋→覆土并镇压。
4.4秸秆含水量
还田前的作物秸秆含水率宜≤30%。
机具要求
应采用集秸秆捡拾、粉碎、集中传输、深层注入肥秆腐熟剂混合深层直注、秸秆深埋、覆土镇压等多功能一体机。机具技术参数见表1。
表1作物秸秆条带深埋还田机具技术参数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配套动力
kw
70~90
四轮驱动
作业幅宽
m
2.40
作业幅宽
m
2.40
作业速度
Km/h
≥2.50
作业速度
Km/h
≥2.50
注入深度
cm
30~38
覆土厚度
cm
≥20
秸秆深埋率
%
≥90
最大秸秆注入量
t/h
12~15
作业成本
元/h
700
关键技术要点
6.1选种
选用适于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玉米、高粱、谷子、糜子、大豆(黑豆)品种。精选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的规定。玉米保苗6.75万株~8.25万株/hm2,高粱保苗12万株~18万株/hm2,谷子保苗22.5万株~37.5万株/hm2,糜子保苗60万株~90万株/hm2,大豆保苗18万株/hm2。
6.2适期播种
春播当地表温度稳定通过10℃以上,根据土壤墒情适期播种。夏播应在前作收获后抢时早播。
6.3减量施肥
禾谷类作物宜前氮后移,总施肥量较当地常规施肥量减10-15%。大豆基肥减施氮肥50%。
6.4化学除草
选用低毒、低残留除草剂。除草剂使用应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6.5化学调控
谷类作物抽穗前、大豆初花期结合病虫害防控采用一喷多促技术调节作物生长发育,低肥力地块可在谷类灌浆期、大豆鼓粒初期进行叶面喷施少量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微肥等叶面肥。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
6.6秸秆还田
成熟期作物收获后应采用集秸秆捡拾、粉碎、集中输送、深层注入肥秆腐熟剂混合深层直注、秸秆深埋、覆土镇压等多功能一体机进行田间作业,并配施氮肥30kg~45kg/hm2。作业质量应符合NY/T500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