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字协商治理: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命题.docx
文件大小:43.4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5.83千字
文档摘要

数字协商治理: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命题

张衡李赛赛岳苗玲

摘要:数字技术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治理的实践模式。高校数字协商治理在实质民主、多元共治、教育舆情治理、科学决策方面作用突出。高校可从载体渠道、体制机制、文化氛围入手,以充分释放协商民主活力。作为新兴事物,数字协商难免存在局限。对此,可通过提升数字素养以弥合数字鸿沟、管控平台风险以规避数字异化、增进公共理性以谨防合作难题等,以彰显数字协商治理优势。

关键词:数字协商;数字治理;高校数字化转型

高校协商治理是协商民主和治理模式的重要内容,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1]。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师生在大学治理中拥有参与权;但受管理体制影响,高校往往过度依赖行政手段推进管理,师生容易变成治理场域的“局外人”。“教代会”“学代会”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化问题。普通师生缺少参与机会与渠道,难以充分表达诉求,因而可能会诉诸网络发泄情绪,严重时还会引发极端事件。这表面是组织与个体的张力,背后则是对学校内部规范效力存疑与师生权利缺失弊病[2],也说明学校规范、标准制定缺乏充分协商,过多强调组织“绩效”而一定程度上忽略师生个体“权利”,导致规范欠缺合法性认可。

大学内部治理是多元主体、多向互动过程,必须创造良好协商氛围和条件,促进民主参与。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深入,数字技术开始走向更深入的治理领域,实现从工具应用、数字化服务到治理数字化变革的跨越。《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强调,在推进“事务处理型”应用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事务分析型应用”建设,构建“决策支持类应用”,这为数字赋能协商治理提供了巨大潜能。

高校数字协商治理的价值意义

数字协商是协商民主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具有参与广泛、议题多元、对话平等、效果即时等特点,相较于传统协商模式,实现了价值层面的重大跨跃。

第一,实现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有机统一。数字技术在延伸交流互动空间、实现民意集合的即时性方面具有优势。推动数字协商建设,利于提供实质民主渠道,丰富师生治理参与形式。通过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多元空间、主体的联结,拓展治理参与群体、促进参与机会平等,解决民主参与“房间里坐不下”等问题。同时,它也能够纠偏代议制下精英决策中有限理性、人情逻辑、简单票决等缺陷,利于实现“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直接民主从理想变为现实。

数字协商治理以技术精准识别师生诉求,由关注“整体群众”到兼顾个性化需求。这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简单的比例代表制、意见征集等民主方式,展现了普遍、直接的民主参与过程,从而避免片面地倒向“声响最大”的参与主体[3]。这既便于求解传统校务治理供需匹配难题,也利于回应“原子化”表达“失声”困境、解决师生发声渠道不畅问题,彰显“以师生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第二,变教育“多元共治”设想为具体实践。传统协商民主形式中,“多元共治”治理实践容易表面化,使多元主体参与显得可有可无。数字协商下,协商形式及渠道的平等开放使多元主体变“被动参加”为“主动参与”,利于其全面表达观点诉求。这超越了等级化、行政化的协商形态,也改变了多元主体的表达方式和交互方式,促进了即时良性互动[4],有助于“多元共治”民主实践。此外,数字技术可为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智能教育实验”。这既能拓展教育领域统一战线范围,即由以现实空间为主向兼顾虚拟空间方向发展,也丰富了立体(党际、党内、党群)协商网络和协商民主形式。虚拟空间的试点探索,既利于师生民主素养养成,也方便明晰数字民主适用领域和可行路径。机制创新的渐进路径,“不变体制变机制”的增量改革,利于降低改革成本风险。

第三,开辟教育舆情治理的新路径。数字表达适应了自媒体时代的“表达中心观”,纠偏了传统的“反馈中心观”——围绕既定决策思路或安排(政策输出)征求意见。由此,数字协商平台成为纾解组织潜在风险的重要空间。

通过对各种师生诉求的智能分析,数字平台可自动发出预警,促使相关部门核实、处理。由此,师生参与完成了从“输出性”治理参与(象征性参与)为主到兼顾“输入性”治理参与的转换。从而,在传统显性风险类舆情的“事后被动回应型”治理外,探索了隐性风险类舆情的“事前主动干预型”治理路径。这为提升行政部门舆情预警、整合能力,缓解校务中组织权力和个体权利的张力提供了渠道,利于营造和谐稳定教育秩序。

第四,促进信息充分下的科学决策。数字协商治理丰富了“参与式民主”和“互动式民主”渠道,通过从“反馈”到“协商”的转变,使蕴含民主参与精神的“智慧决策”成为现实。数字协商治理通过扩充参与主体规模、充分公开决策信息,大大提升了协商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相较于传统的实地走访、座谈会等方式,数字协商通过数字技术高效汇集数据,并进行多维度分析,为科学、合法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更具效率,也能更好顾及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