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速公路团雾预警与处置技术要求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218.5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5.55千字
文档摘要

《高速公路团雾预警与处置技术要求》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文件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经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

工作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2024年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标准

名称为《高速公路团雾预警与处置技术标准》。

(二)项目背景

本文件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交通强国战

略,回应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

“推进气象服务深度赋能交通领域高质量发展”(国发〔2022〕

11号)等相关政策要求。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快速扩展及运行安

全保障需求的不断提高,低能见度天气,尤其是团雾天气,已成

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团雾预警指标设定、

监测设备布设、预警信息发布与处治技术措施等方面尚缺乏统一、

科学、可操作的标准体系。为此,制定本文件对于提升团雾灾害

预警能力、保障高速公路通行安全、规范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

意义和指导价值。

(三)目的意义

制定本文件的目的在于构建系统、科学、标准化的高速公路

团雾预警与处治体系,提升相关管理部门在低能见度天气下的风

险感知、预警发布及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明确团雾等级分类、预

警等级划分、监测技术指标及处治技术要求,为高速公路运营单

1

位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和操作规范,促进相关技术设备的研发与

推广应用。同时,本文件的实施将有效推动交通气象信息与智能

交通融合发展,增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安全

韧性,助力智慧交通与气象保障体系建设,为构建“安全、畅通、

智慧”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系统提供标准支撑。

(四)起草单位及起草人名单

本文件起草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五)主要起草过程

1.文本调研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23年6月启动了文本的调研工作,并

于2023年10月完成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初步整理。

2.标准立项

哈尔滨工业大学向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申

请,于2024年3月获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

准立项。

3.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

2024年9月9日,召开项目启动会。

2024年10月17日,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组成的标准

起草工作组,并讨论标准调研工作事项。

4.形成标准草案

2024年12月5日,起草组对资料收集情况进行汇报,并对

2

进行了线上讨论。

2024年12月25日,开展组内讨论,确定了标准框架和主

要内容。

2025年3月10日,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起草的标准初稿进行

讨论,标准名称调整为《高速公路团雾预警与处置技术要求》,

并提出修改意见。

2025年4月20日,起草组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标

准草案。

5.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5年5月6日,对标准草案进行讨论,起草组对草案内

容进行了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一)编制原则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以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团体标

准工作程序》的规定起草。

(二)标准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团雾预警指标、预警发布及安全处置

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团雾气象预警服务和安全运营、管理。

(三)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团雾强度等级划分、覆盖范围定

义、预警等级判定规则、能见度监测技术指标、预警发布机制与

处置技术措施。各项内容的确定均基于大量实测数据分析、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