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水弹性城市节能规划技术指南.pdf
文件大小:585 K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2.51万字
文档摘要

ICS91.020

CCSP50

LCH

团体标准

T/LCHXXXX—2025

水弹性城市节能规划技术指南

Technicalguidelinesforenergy-savingplanningofwater-resilientcities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5-XX-XX发布2025-XX-XX实施

中国长城绿化促进会??发布

T/LCHXXXX—2025

水弹性城市节能规划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弹性城市节能规划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规划技术框架、关键技术要求、实施

与管理、效果评估与优化。

本文件适用于水弹性城市节能规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50513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GB/T505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T51345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GB55027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弹性城市waterresilientcities

指通过生态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有效适应和应对洪涝、干旱等水资源波动,保障城市水安全与可持

续发展的韧性城市系统。

4基本原则

4.1生态优先原则

4.1.1水弹性城市节能规划应以保护自然水文循环为核心目标,优先维护和修复区域水系、湿地、植

被等生态本底,减少对自然水系统的干扰。

4.1.2规划应注重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避免大规模硬化地表,宜通过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生态

廊道,增强城市生态韧性。

4.1.3水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循自然水文规律,可结合区域降水特征和地下水补给能力,控制开发强度,

防止过度抽取地下水或破坏自然径流路径。

4.2节能导向原则

4.2.1规划应贯彻全生命周期节能理念,从设计、建设到运营阶段均需考虑能源消耗最小化,优先采

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低碳技术。

4.2.2水资源系统与能源系统宜协同优化,例如通过雨水泵站节能设计、污水处理厂能源回收、光伏

驱动灌溉装置等技术,降低关联能耗。

4.2.3城市建筑与市政设施宜采用节能型材料和设备,鼓励使用本地化可再生建材,减少运输与施工

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4.3系统协同原则

4.3.1水弹性城市节能规划应统筹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和空间布局的协同关系,避免单一领

域规划导致资源冲突。

1

T/LCHXXXX—2025

4.3.2规划宜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综合考虑节水、节能、防洪、生态等指标,通过跨专业协作提出

综合性技术方案。

4.3.3城市不同层级规划应实现纵向衔接,宏观层面制定总体目标与策略,中观层面细化分区管控要

求,微观层面落实地块技术措施。

4.4适应性设计原则

4.4.1规划应基于气候变化情景分析,预留弹性应对空间,例如设置可调节蓄水容积、动态雨洪管理

阈值等,增强设施应对极端降雨的能力。

4.4.2技术措施宜采用模块化、可拓展的设计方案,便于后期根据监测数据或需求变化进行改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