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杆技术提高培训
1,开炉预备:接到打算单,确定开炉时间以及合金种类
2,依次检查国产炉设备电器等状况,例如:彻底去除炉腔内杂物,并用磁铁吸去炉腔内铁屑、检查炉内各局部的绝缘状况、检查炉子电流、电压、功率等表,冷却水套及感应线圈的水流是否畅通;
3,预备2M-2.5M长得纯铜杆〔引银铜也可用银铜杆〕1吨左右,小铜板〔一块大铜板剪成
4小块〕同样1吨左右即可。
4,烘炉:
依据技术部起炉要求进展起炉
例:90V〔同时木炭文火烘烤〕48小时120V〔同时木炭文火烘烤〕24小时
150V〔同时木炭文火烘烤〕10小时
180V〔木炭旺火〕2小时
210V〔木炭旺火〕至熔沟化通〔此时可在3个溶沟处放6根长的铜杆以便观看溶沟是否开头熔化〕
5,溶沟化通后先缓慢的参加长铜杆,待铜杆加完后便可参加小铜板〔全程保持木炭厚度要求〕,全部加完后去除保温炉内木炭参加磷片同时安装热电偶以及浮块;
6,保温烧结24小时后,电压升到250V〔不要超过300V〕,加铜到液位40CM后即可引杆;
7,在完成上述步骤期间可提前预备镁块或者包好适当捆数的银,锡的话现场依据铜板重量和配比包;
8,依据技术部工艺要求更改操作台显示屏上的参数;
9,依据技术部的配比要求对熔化、保温顺过渡舱参加合金,保温假设干小时;
10,预备好结晶器引杆〔12根左右〕;
11,引杆:将引头安装到引棒上后,将引棒穿入结晶器中,使引头端面超出石墨模端面5mm~10mm;
用电胶带固定住结晶器上端引棒,使引棒位置固定;接好结晶器冷却水管,通以少量冷却水,把结晶器放在炉盖上进展预热烘干5~10min;
在铜液外表引杆处拨开石墨模掩盖约保护套圆面大小,使铜液暴露,便于引杆;将结晶器底端石墨模渐渐置入铜液中,然后将结晶器上端固定在结晶器托架上;
随时调整冷却水流量大小,水流量在200l/h~500l/h为宜,结晶器进出水温差在5℃~15℃为宜;
溶液温度掌握在1145℃~1160℃之间;
12,收线:铸杆引出后卸下引棒,并将铸杆通过限位架引入收线盘;调整收线成圈装置,使铸杆成盘直径大小尽量在最大圈;
13,按要求编好盘号填写周转卡并挂在该盘收线处;
14,加料:按铜板重量的配比来称镁或锡,并将称量好的镁或锡用铜带包扎严实严密,记录重量信息〔银的话会事先包好整捆的〕,将铜板用行车吊起,沿加料口方向承受点动方式将铜板渐渐参加铜液中,使铜板尽可能轻地落至炉底,以防损坏炉底,用铜杆将配好的银包或铜包插入到铜液中,插入深度为200mm~300mm为宜;完成后为下一次加料做好预备,并将铜板吊起在熔化炉上方进展烘烤除尘;
15,取样:取样工具的预备,取样之前应在工具金属臂上涂上足量的石墨,防止在取样过程中,金属臂溶化而污染熔液;
将取样工具分别放在炉口预热、烘干,防止取样过程中发生“爆炸”,危害人身安全;取样工具烘干后,在适宜的位置,用石墨棒拨开石墨层,露出铜液;
用石墨塞抵住石墨管,快速插入铜液,插入到液面以下20~30mm,松开石墨塞;取出石墨管,露出的铜液快速用石墨磷片掩盖复原;
将试样水冷,取出试样,清理工具以待下次使用。
16,清渣:保温炉每2小时清渣一次,用清渣钳去除铜液外表的块状氧化渣,并随时补给磷片石墨量,使掩盖厚度在80mm左右为宜;
熔化炉每4小时清渣一次,用铁锹去除铜液外表燃尽的木炭渣及氧化渣,再参加的木炭掩盖,使掩盖厚度在150mm左右为宜;
清渣过程中应避开铜液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清渣过程中应避开清渣工具直接接触铜液;
当渣箱盛满后,将炉渣称重入库,并记录入库重量。
17,断杆:当到达估量配盘重量时通知主机进展断杆操作〔第一种是收线断,其次种是结晶器断,这里着重讲其次种〕
将结晶器所对应编号的气阀关闭,使夹具松开,停顿其引杆;
把结晶器拖出后向上抬,一名操作工在三楼把结晶器内铜杆拽出;
当铜杆末端全部脱离结晶器时,翻开气阀,让其自动上引直至完成收线取出结晶器并冷却后放入结晶器房装配待下次使用。
18,断下的杆子称重挂上周转卡入库,放至指定区域;
19,保温:温度设定在1120-1140,保证木炭厚度150mm,磷片厚度80mm〔一批杆子完成有
必要更换磷片〕20,停炉及拆炉:生产停顿后,将炉膛内熔液引至结晶器所能到达的最低处;
停顿供电,保持冷却开启,至炉膛内铜液冷却至室温;关闭冷却系统,翻开炉盖,撤除炉内全部耐火材料;撤除铁芯,感应线圈及水套;
去除炉膛内剩余金属铜;
清理炉膛内杂物,清洁设备。
留意事项:
浮子杆要常常进展检查,防止其失效;
结晶器安装时,由一位操作人员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