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小学美术示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摘要】美术是视觉艺术,直观的示范教学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也是必要的教学手段。传统的美术示范教学大多依靠实物投影进行示范,但美术演示耗时、课时与空间限制、观察距离等客观原因导致传统美术示范教学效率低下。将“短、快、精”的微视频运用在小学美术示范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视频完整示范、特写示范、变奏示范、有限中呈现无限等优势作用,可以较好地优化美术示范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视频小学美术示范教学
示范教学是教师以示范演示作为有效的直观刺激,让学生通过模仿来掌握技能,是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是必备的教学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美术是视觉艺术,当以直观引导思考。在整个示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系列灵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不满足于纯粹模仿,通过探索来创造性学习。但是无论是手工还是绘画现场演示都非常耗时,四十分钟的课时限制导致传统的美术教学示范环节只能占用课堂的五六分钟,是不可能全程展现完整的演示过程。于是,传统美术示范教学就用步骤图进行静态示范或现场局部演示,再分步呈现半成品至成品的跳跃式示范,由于观看距离、方式单一以及过程缺省等,导致教师示范效率较低。微视频“短、快、精”,能在有限的短时间内完整地呈现演示过程,能很好弥补传统美术示范教学的不足。美术教学中的微视频,主要是指对教学中某一知识或问题展开的视频教学,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美术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快慢节奏调整以及暂停和反复播放,更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于学生自主再学习。
笔者立足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尝试将微视频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中,在践行中探索微视频在小学美术示范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策略,明悉微视频对美术示范教学的作用及教学效果,为小学美术示范教学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启发。
一、从片段到完整,突破时间限制
手工、绘画、泥塑……美术课中的示范类型很多,但无论是哪一种现场演示都非常耗时,教师只能现场进行局部演示,然后分步骤从半成品再到成品进行展现,由于时间限制中间过程只能省略,而缺失的这些过程导致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到其中的细节与方法以及成品塑造过程,其间不同方法塑造作品样貌的变化学生是无法观看到的,这样缺漏式的演示方式是无趣低效的,学生只能了解到制作步骤而无法观察感受到美术技法以及技法所带来的作用效果。微视频能加快帧数完整示范,在缩减示范时长的同时呈现完整的演示过程,让学生清晰并完整观察到制作步骤、美术技法以及技法成效。
教学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彩墨游戏二”时,笔者让学生体会特殊技法带来的墨色变化,比如敲打洒点和撒盐法等。其中撒盐法是趁湿将粗粒盐撒在画面墨色上,等待粗盐慢慢融化开在墨色中形成肌理斑点。但是粗盐融化需要时间,而课堂上是没有充足的时间等待,于是传统教学常常会展现成品呈现撒盐法的肌理视效,但是盐的融化所产生的肌理变化过程学生是无法观察到的,而变化的过程却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神奇的画面正好是吸引学生对传统水墨产生兴趣的关键。因此,笔者运用了微视频示范,将撒盐法视频录制好进行快帧播放,将整个技法的过程完整呈现在学生面前,盐融化将墨和色冲破形成各种肌理斑点的细微变化奇妙又有趣,学生看到教师用浓墨利用斑点肌理巧妙地变成了雨中山林石坡、雪中树木,整个神奇的过程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课堂中听到他们的阵阵惊叹声,本课微视频的示范也留给了学生更多的创作时间去体验各种水墨特殊技法。
二、从远景到特写,呈现细节方法
美术课堂示范目的是让学生看懂、看会,示范环节中的方法以及制作步骤需要清晰详细地呈现,这方便学生直观观察并捕捉到细节要点,但是传统的美术教学示范是教师在讲台前远程演示,由于教室空间限制,学生距离讲台有远有近,特别是后排学生看到的是教师全景示范,无法看到教师手部的细节动作、制作关键点以及画面或作品在方法处理过程中所起的微妙变化。微视频示范最大的特点在于“微”,可以完美地弥补传统示范教学的缺点,它能给予画面动作要领特写,聚焦于操作演示的指尖,主要表现教师演示示范的动作细节,抓住表现教师演示动作的“难点”“要点”,突出地把强调的动作占满屏幕,透过放大局部细节来揭示制作方法的要领,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操作技法的细节运用,感受到不同手法塑造的形象细微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掌握制作要领,领略到美術的艺术魅力。
教学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刻印的乐趣”时,笔者就运用了微视频特写示范,充分展现了小镜头大视野的示范效果。在展现不同刻刀的运刀刻效以及阴刻阳刻的雕刻方法时聚焦于刀尖,给予大画面特写,清晰地展现了U型刀、V型刀刀刃的形状特点以及运刀刀法的不同所形成的刀形线条形态的不同,学生也清楚观察到阴刻与阳刻的不同雕刻方法和刻面样态的差异区别。通过自主观察,学生掌握最基础的雕刻技能和方法,教师在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