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docx
文件大小:40.8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3.52千字
文档摘要

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和新课标的出台,进一步为中小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学科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可操作性;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将游戏化教学融入课堂教学,将音乐课堂变成快乐、有趣、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课堂游戏化教学兴趣

一、案例背景

音乐课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小学生们都十分喜欢音乐,音乐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如果教师能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定能如水中的鱼儿、天空的小鸟,快乐地畅游、自由地飞翔。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著名教育学家康士坦丁·德米特利耶维奇·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一名工作15年的音乐教师,笔者深有体会。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教授给学生的东西有很多,例如,乐理知识、识谱教学、演唱技巧、发声技巧、音乐欣赏、器乐教学等,这些内容比较枯燥。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将音乐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将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描述】

以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歌曲《踏雪寻梅》的教学为例。

教学片段1: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教学熟练掌握《踏雪寻梅》节奏。

师: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老师带来了许多节奏卡片,你们认识吗?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边拍手边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对歌曲的节奏型和特点有初步了解。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游戏规则—根据老师敲击的节奏顺序,把对应的节奏贴在相应的格子里。老师想先让6名同学上来,分别来贴前6小节节奏,比一比谁贴得又快又好。

设计意图:以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6名学生上台。

师:请仔细聆听,认真思考。(教师拍出第一行节奏)

6名学生分别贴出相应节奏。

师:他们贴的对不对?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表扬与鼓励。

师:让我们继续,老师想再找12名同学上来,谁愿意?

生:积极举手。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让我们把节奏完整地边读边拍出来可以吗?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读、拍再次巩固节奏。

教学片段2:

教学目标:学习什么是渐强、渐弱记号,以及该记号的演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吗?

生(齐):好!

设计意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现在老师手上有一枝梅花,让我们来寻找梅花。

师(出示游戏规则):将梅花藏在某一个同学手中,然后另一个同学去找。其他同学随着《踏雪寻梅》的音乐,有节奏地拍手,靠梅花越近,拍手越强,距离越远,拍手声音越弱。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我感受远弱近强,以及由弱变强、由强变弱的过程。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拍手,但不许提醒!

学生们满脸微笑地拍手,当找梅花的那个同学远离了梅花,学生拍手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弱;当他靠梅花越近的时候,拍手声就越来越强。最后这个学生在同学们拍手声音的带动下,找到了梅花。课堂上响起了同学们的欢笑声,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希望自己也能再玩一次这个游戏。

师:同学们,游戏结束了,我们来总结一下,当找梅花的同学距离梅花越远,那么我们声音就越……

师:靠得越近呢?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强弱记号的认识。强我们用“f”来表示,弱我们用“P”来表示,同学们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那让我们把歌曲的强弱带进歌曲再次演唱一遍歌曲,好不好?

学生们唱的都非常好。

设计意图:加深印象,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片段3:

以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曲《跳柴歌》的教学为例。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音乐游戏“跳柴”,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掌握“跳柴”的基本音乐节奏,在活动中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师:海南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在唱歌之余他们还跳起了舞蹈。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他们跳的是什么舞?这种舞蹈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可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议论纷纷。

师:他们在跳竹竿舞,竹竿在当地叫作柴,因此,又叫跳柴舞。也就是人们跟着竹竿敲击的节奏来跳舞。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音乐游戏,一起来跳跳柴舞。要学跳柴舞的同学首先要学会如何敲竹竿,敲竹竿有两个基本的动作——开、合。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当我们有节奏地开合竹竿时,人们就可以跳跳柴舞了。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当开的时候注意要有往下敲击的动作,并且不能抬得太高。老师今天准备了竹竿,我想找两个同学上来试一试。

师:看一个动画,同学们猜一猜这个节奏是什么?

生:开、开、合。

师:请大家再来试一试。

设计意图:通过逐步深入的方法让学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