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安全教育第一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交通安全规范
01
防溺水教育
03
居家安全隐患
04
网络信息安全
05
自然灾害应对
06
紧急情况处理
01
PART
防溺水教育
危险水域识别标准
流动水域
如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流急且深,存在漩涡、暗流等复杂水流。
01
积水深潭
如积水坑、水潭等,水深不可预测,可能存在水草、杂物等危险。
02
人工水域
如游泳池、水上乐园等,需遵守安全规则,注意深浅区标识。
03
海滩与水域边缘
如海滩、河边等,湿滑且水深变化大,易落水。
04
呼救与报警
遇险时大声呼救,并拨打紧急电话报警。
浮水自救
落水后保持冷静,采取仰漂、踩水等姿势保持浮力,等待救援。
互救技巧
遇同伴落水,先大声呼救,同时利用长物(如树枝、竹竿等)进行施救,切勿盲目下水。
心肺复苏
学习基本的心肺复苏技能,可在关键时刻挽救溺水者生命。
自救与互救基础技巧
家长监护责任要求
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不得让孩子独自在危险水域玩耍。
时刻关注
安全教育
预防措施
紧急应对
向孩子传授防溺水知识,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安装护栏、携带救生设备等,确保孩子安全。
制定应急预案,如遇孩子落水等紧急情况,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救援。
02
PART
交通安全规范
骑行安全装备检查
骑行自行车时必须佩戴头盔,以保护头部免受伤害。
自行车头盔
前后必须安装车灯,夜间骑行时需打开,确保视线清晰。
自行车灯光
刹车系统必须完好,前后刹车要灵敏,以确保能够及时停车。
自行车刹车
轮胎气压要适中,花纹要清晰,以提高抓地力。
自行车轮胎
安全带重要性
乘车时必须系安全带,以减少碰撞时的冲击力。
01
安全带佩戴方法
安全带应系好,跨过肩膀和腰部,确保紧贴身体。
02
安全带检查
每次乘车前都要检查安全带是否完好,如有损坏要及时更换。
03
乘坐后排
尽量乘坐车辆的后排座位,因为后排座位相对更安全。
04
乘车安全带使用规则
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
在过马路前,要观察道路上的车辆情况,确认没有车辆或车辆减速后再通过。
车辆转弯时可能会产生盲区,要特别小心,避免与车辆发生碰撞。
在过马路时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要分心看手机或其他物品。
步行过街观察要点
观察交通信号
观察车辆情况
注意转弯车辆
保持警觉
03
PART
居家安全隐患
电器使用安全守则
正确使用电器
不使用破损、老化或不合格的电器,不乱接乱拉电线,不超负荷使用电器。
定期检查电器
定期对电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异常及时维修或更换。
安全使用热水器
使用电热水器时,应先注满水再通电,避免干烧;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确保排气通道畅通,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防范电器潮湿
保持电器干燥,不将湿手触及电器或插座,不在浴室等潮湿环境中使用电器。
燃气泄漏应急处理
立即关闭燃气阀门
发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切断气源。
严禁使用明火
严禁在燃气泄漏现场使用明火、拨打手机或触摸电器开关,以免引起爆炸。
迅速疏散人员
迅速将室内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通知邻居和物业管理人员。
通风换气
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燃气浓度。
陌生人接触防范措施
陌生人接触防范措施
不轻信陌生人
求助方法
不随意开门
熟悉周围环境
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或礼物。
独自在家时,不要随意开门,特别是陌生人敲门时要保持警惕。
教会孩子如何拨打紧急电话,如110报警、120急救等,遇到危险时及时求助。
让孩子熟悉家庭周围环境,了解安全出口和避难场所的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逃离。
04
PART
网络信息安全
不在网络上随意泄露真实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
合理设置社交平台、应用软件的隐私权限,避免信息被非法获取。
隐私设置强化
不轻易上传敏感照片、视频,防止被恶意传播或利用。
慎重分享生活点滴
隐私保护核心原则
网络诈骗识别技巧
辨别信息真伪
不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尤其是涉及金钱、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01
警惕虚假活动
对于网络上的中奖、抽奖等活动保持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或上当受骗。
02
确认身份再交易
在进行网络交易时,务必确认对方身份真实,选择正规、安全的交易方式。
03
合理用网时间管理
健康用眼习惯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
丰富线下活动
设定上网时间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
05
PART
自然灾害应对
雷击天气避险指南
室内避雷
打雷时,应关闭门窗,防止雷电波侵入室内;尽量不要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器,如电视机、收音机等。
室外避雷
人体防护
在雷雨天,应避免站在空旷的高地、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