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期末复习卷.docx
文件大小:74.0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1.8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3

初一第二学期第7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初一()班姓名:学号:

1.直线AB与CD相交于O(如图)

邻补角∠1和∠2

∠1+∠2=。,∠1+∠4=。

2.如上图

∠1=(对顶角)

∠2=()

3.如图,AB垂直CD,垂足为O.记作

∠1=。(垂直定义),∠2=。(垂直定义)

如上图,因为∠1=90。,

∴⊥(垂直的判定)

4.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

OD⊥OC,∠1=25。,则∠2=.

5.过C画AC⊥し,垂足为A,

线段AC称为点C到し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画出图形。

6.如图,OD平分∠BOC,所以=

OE平分∠AOC,所以=

则∠DOE=度。

则OE与OD关系是,记作.

7.如图,∠ACB=90。,CD⊥AB于D。

AC=4,BC=3,CD=2.4,

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

8.根据要求画图.

①连接AB(画线段AB)

②画直线OA,射线OB

③画B点到直线OA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9.平行线的判定

①∵∠1=∠2

∴∥(同位角,两直线)

②∵∠2=

∴AB∥(内错角,两直线)

③∵∠2+=180。

∴∥(同旁内角,两直线)

10.平行线的性质

①如图∵AB∥CD

∴∠DCE=(两直线)

②∵AB∥CD

∴∠ACD=(两直线)

③∵AB∥CD

∴+=180。(两直线)

11.①如图,∵a∥b,b∥c.

∴ac(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

②如图,∵a⊥c,b⊥c.

则ab(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

12.已知∠1=∠2

∠2=(对顶角)

∴=(等量代换)

∴∥()

13.如图,不能证明AB∥CD是()

(A).∠1=∠2(B).∠B=∠3

(C).∠B+∠BCD=180。(D).∠4=∠5

14.如图,DE∥AB,DE是∠AEF的角平分线.∠B=∠C.求证:AB∥EF.(填空或者填理由)

证明:因为DE∥AB

∴∠1=()

∠2=()

又∵DE是∠AEF的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

∴∠C=(等量代换)

又∵∠B=∠C(已知)

∴=()

∴AB∥()

15、如图,BD平分∠ABC,∠1=∠2,填空或者填理由:

解:∵BD平分∠ABC(已知)

∴∠1=∠()

∵∠1=∠2()

∴∠=∠( )

∴AD∥()()

16、如图,直线AB⊥EF于点O,且∠1=66°.求∠FOD,

∠AOD,∠AOC的度数。

17.如图点D,E,F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BC,CA,AB上的点,

DE//BA,DF//CA.求证∠FDE=∠A.

18、如图,已知BD平分∠ABC,AB∥DE,∠ABC=60°,∠4=30°。

(1)求∠3的度数;

(2)BD与EF有何位置关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