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法用法试题题附含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列关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B.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C.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参考答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A.甲在道路上飙车,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乙酒后驾车,行驶过程中与其他车辆轻微刮擦
C.丙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D.丁在停车场倒车时不小心撞到其他车辆
参考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选项A构成危险驾驶罪;选项B未达到交通肇事罪的严重程度;选项D一般按民事侵权处理。
3.某公司员工张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的商业秘密泄露给竞争对手,给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张某的行为可能构成()
A.侵犯商业秘密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侵占罪
参考答案: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以及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张某的行为符合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倍的工资。
A.一
B.二
C.三
D.四
参考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A.安全保障权
B.自主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
D.无限索赔权
参考答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求教获知权、依法结社权、维护尊严权、监督批评权等权利。但消费者的索赔权是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并非无限索赔权。
6.某行政机关对公民甲作出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甲不服,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经过审理,决定撤销该行政处罚决定。这体现了行政法的()原则。
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正当
D.权责统一
参考答案:B。合理行政原则要求行政行为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行政复议机关撤销不合理的行政处罚决定,体现了对行政行为合理性的审查和纠正,符合合理行政原则。合法行政原则强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程序正当原则主要涉及行政行为的程序要合法、公开、公正等;权责统一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享有权力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7.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时效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B.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C.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
D.诉讼时效期间不可以中止、中断
参考答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