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探究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包括认知、情感、审美等多个方面。在这一背景下,音乐教育也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适应核心素养的要求。文章论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含义和优势,以及具体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包括从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主题、音乐的体裁和题材、音乐的人文内涵、音乐作品的个性化审美特征,以及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等方面入手。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音乐教育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将相关知识和技能整合到一个主题或课程单元中,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深刻的音乐学习体验。通过深入研究音乐的思想感情主题、体裁和题材、人文内涵、个性化审美特征,以及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文化背景,提升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全面培养,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和文化的学科,也需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音乐教育。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一)审美感知素养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不仅是听觉上的感知,还包括对音乐的情感共鸣和文化理解。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通过声音传递情感和思想。审美感知素养涵盖了对音乐的敏感度,学生需要学会辨别不同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的运用,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此外,审美感知还包括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对其情感背后的文化内涵的理解。通过培养审美感知素养,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丰富精神世界。
(二)艺术表现素养
学生需要通过歌唱、演奏、创作等方式来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音乐是一门需要实践的艺术,仅仅欣赏不足以全面感受音乐的魅力。艺术表现素养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和创作来深入体验音乐。这包括学生的声乐和乐器演奏技能的培养,以及通过音乐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创作和表演音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感表达方式,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文化理解素养
音乐与文化密切相关,学生应该理解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以及音乐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化理解素养要求学生认知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征,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舞蹈等)之间的联系,以及音乐与社会、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关系。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的音乐传统,同时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
(一)提高教学整合性,培养跨学科思维
大单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看到不同音乐概念和技能之间的关联性,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它的整合性。音乐教育不再是孤立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将多个音乐要素、概念和技能整合在一个主题或课程单元中。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综合性质,体会不同音乐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在一个以民族音乐为主题的大单元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民族音乐的历史和特点,还可以学习与之相关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种整合性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音乐,并培养跨学科思维的能力。
(二)深度发掘、深刻理解相关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一个主题或课程单元,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相关内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性的学习上。传统的音乐课程可能会涉及多首不同的歌曲或乐曲,学生只能对每个作品有粗略的了解。然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之一是它允许学生深度发掘一个主题或作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研究、分析和理解一个作品或主题的方方面面。这种深度发掘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全面、深刻地解读音乐作品,发现其中的美感和内涵。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大单元教学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大单元教学设计为此提供了机会。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同时,他们也有机会进行创造性思考,例如在音乐创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此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大单元教学中得到锻炼,因为学生可能会面临与主题或作品相关的复杂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三、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具体策略
(一)从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主题角度设计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思想和感情主题,然后选取相关音乐作品进行教学。例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