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分封制度趋于完善 B.向大一统国家发展
C.兼并战争连绵的不断 D.国家不断分裂
2.习总书记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提出,“打老虎,也打苍蝇”,加强对官员的监管。在秦朝时,负责“打老虎”,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刺史 C.太尉 D.御史大夫
3.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等人对当时的文字做出了调整(见下图)。该措施的实行(???)
A.增加了文字的复杂程度 B.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
C.促进秦朝军事实力提升 D.有利于外交活动的开展
4.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其根本目的是(???)
A.便于军队戍守边疆 B.扩大领土疆域
C.开发边疆地区经济 D.加强中央集权
5.长城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秦长城的起止点分别是(????)
A.临洮—咸阳 B.临洮—辽东 C.陇西—辽东 D.临洮—函谷关
6.秦始皇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上述材料反映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
A.残酷的刑罚 B.沉重的赋税C.繁重的徭役D.频繁的农民暴动
7.对下面这首咏史诗理解正确的是(???)
“竹帛烟销帝业虚(焚书的飞烟刚刚消散,秦帝国的基业就完了),
关河空锁祖龙居(重重的山河关隘也阻挡不了秦朝灭亡的趋势了)。
A.嘲讽了秦始皇焚书行径的荒谬 B.秦始皇坑儒体现了法律的残酷
C.肯定了秦始皇焚书的客观作用 D.秦始皇焚书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8.读下图《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中,起义地点在(????)
A.大泽乡 B.陈 C.巨鹿 D.荥阳
9.百度词条:“楚河汉界”,是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双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从词条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楚汉争霸的双方是楚庄王和西楚霸王B.楚汉争霸是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
C.楚汉之争是一场农民起义D.楚汉之争无果而终
10.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2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
11.“刘邦即位后,秦代竭泽而渔的剥削方式得到了重大改善,景帝时最终将田租的比例定为‘三十税一’,并成为定制……汉初的统治者都十分节制使用民力。”这说明汉初统治者(???)
A.实行横征暴敛 B.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C.倡导“以德化民” D.注重扩大土地面积
12.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如图是秦末至西汉文帝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表。a阶段人口数量下滑和b阶段人口数量迅速提升,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C.科技进步,人丁兴旺 D.重视民生,以民为本
13.《汉书》中记载,汉代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汉初的“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到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的过程。完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楚汉争霸 B.文景之治 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
14.读如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针对图中反映的社会问题,汉武帝的解决之策是(???)
A.盐铁官营 B.统一度量衡 C.颁布“推恩令” D.建立刺史制度
1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伦理化”。历史上“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A.战国时百家争鸣 B.秦始皇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明太祖八股取士
16.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提政效率 B.铲除割据基础 C.简化行政体系 D.维护封建统治
17.《盐铁论》记载:汉武帝最初令郡国铸造五铢钱,后来又下令专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作为全国通行的统一货币。这一措施最直接的影响是(????)
A.维护了北部边疆稳定 B.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C.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D.王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