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lb202 贵族:秦国贵族怎样晋升.pdf
文件大小:549.9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4.59千字
文档摘要

202贵族:秦国贵族怎样晋升?

欢迎来到《刘勃的国学课》。

上一讲说到,商鞅到秦国之后,帮助秦国发展出一套爵位制度,要在

战场立功,才可以获得爵位,所以叫军功爵制。因为发展到秦始皇统

一天下的时代,爵位分二十等,后来汉朝也延续这个划分,所以这个

制度往往也叫二十等爵制。

但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商鞅变法时爵位到底怎么分的,不清楚,但

肯定不是二十等。《商君书·境内》提供了一份等级划分,应该是商

鞅变法后不太久的情况,据军功爵制研究的专家朱绍侯先生考证分

析,商鞅变法时爵位分十七等,后来才发展为二十等。不过,军功爵

制怎么从十七等变成二十等的,倒是能说明很多问题。

十七等爵

文稿区放了一张表,是十七等爵和二十等爵的爵位名称。十七等爵可

以分三个档次,由低到高是:士爵、大夫爵和卿爵,二十等爵又多了

一个更高的档次:侯爵。

同步日更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

商鞅变法,给普通秦国人带来的机遇是,你可以获得士爵,一般来说

最高可以获得四级爵“不更”。再往上,就有各种条条框框卡着你。

虽然如此,激励效应还是很大的。何况上一讲也说,不往上爬,是很

危险的,有可能受到新法的惩罚。

普通人很难获得大夫爵,但不是绝对没机会。这个没有太清晰的证据,

我推测大概是存在着一个缓慢放开的过程。就是每到关键时刻,就会

放一批大夫爵出来,让普通人有一种打破人生天花板的希望,激励秦

国普通民众在战场上卖命。

同步日更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

大夫爵

再看大夫爵。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本来就有一个大夫阶层,大夫属于贵族。整个大

夫阶层,又可以分成普通大夫和地位更高的五大夫。商鞅变法之后,

大夫爵被细分为五个等级,其实,划分更多的等级也就是制造更多的

竞争。

前面说过,原来国以下就是乡,普通大夫特权的根基,本来在乡里。

商鞅变法后,在国和乡之间,增加了县这个层级,后来又有了郡这个

层级。普通大夫就失去了立足本乡,和国家对话沟通的资格。就是说,

商鞅变法不是直接剥夺这些大夫的权力,而是通过增加层级,无形中

消解了这些大夫的权力。

对这些大夫,商鞅是在他们之上通过增加层级来压着你,在他们之下

开放上升通道来稀释他们。原来士阶层的人足够努力,也可能获得大

夫爵,而原来的大夫就特别不愿意和他们为伍。

这个心态很常见,你看金庸的《笑傲江湖》里,少林寺作为武林第一

门派,对青城派的人非常客气,“青城派余观主如何如何”“这位青

城少侠如何如何”,因为优越感够强,所以态度可以足够平和。华山

派的令狐冲最看不起青城派,“青城派的余矮子”“狗熊野猪,青城

同步日更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

四兽”,因为华山派没比青城派强多少,而且自己在走下坡路,所以

就比较焦虑。

但是,普通大夫也不仅仅是被打击的对象,也给机会。大夫按照新法

的要求足够努力,如果不再是普通的大夫,能够成为第七级公大夫,

第八级公乘,就相当体面了。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曾经回忆过(刘邦是秦统一前出生,秦始皇时代当

公务员过来的,所以他有很多战国、秦朝的记忆),刘邦说:公大夫、

公乘,都是高爵,很高级的。“爵或人君,上所尊礼”,拥有这样的

爵位,皇帝都是很尊重的,想当年秦朝的时候,一个公大夫,到县里

去,县令、县丞都是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们。可见,作为一个基层公

务人员,刘邦对公大夫、公乘的气派,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大夫爵的最高一级五大夫,当然更加地位尊崇。拥有五大夫爵,就有

指挥一支方面军作战的资格。秦始皇巡游天下,留下很多刻石,跟在

秦始皇身边的,地位高的也可以留名,其中有几个人,就是以五大夫

的身份留下名字的。

因为资料不足,起点不高而做到五大夫的,能找到的唯一一个例子,

好像就是泰山上的那棵松树,因为它让秦始皇避雨了还没有被雷劈,

护驾有功,这倒是也算军功,因此这棵松树被赐爵五大夫。

同步日更微foufoushus谨防二手

抛开这个传说不谈,能获得五大夫爵位的人,大多数可能起点就不是

一般人可比的。

比如说在岳麓秦简里,我们看到将军冯毋择的爵位曾经是五大夫。冯

毋择是什么人?冯毋择是冯亭的后人,冯亭就是那位韩国的上党郡

守,死活不肯投降秦国,结果投降了赵国引发长平之战的。他的后人

到秦国做官了,秦国也是不计前嫌广纳人才,你也是别的国家的贵族

出身,来了给你个五大夫。

卿爵

再看卿爵。军功爵的金字塔,越接近塔尖,人数越少,分层却越细。

能拥有卿爵的,总共也没多少人,却细分了八九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