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lb199 问答:战国诸子流派是如何形成的.pdf
文件大小:418.95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3.51千字
文档摘要

问答:战国诸子流派是如何形成的?

欢迎来到《刘勃的国学课》。

今天继续答疑。

问答

米卢大佬:请教老师,法家和儒家的渊源及在关键问题上的同与不

同。按历史源流看,法家起源于荀子及其弟子,荀子思想又继承于儒

家的一部分思想,这里应该有一些思想发展的脉络及环境、时代的影

响因素,但很难梳理出清晰的线索。还望给予解答。多谢!

今天就聊聊战国时代的学术流派,明天再具体说荀子和法家的关系。

战国诸子谈战国诸子

战国诸子思想发展的脉络及环境、时代,这个问题要怎么面对,用我

们前面说到的方法,首先要进行史料断代,战国时代的人自己是怎么

看待战国时的学术派别的。

首先值得关注的文章,是《庄子》的最后的一篇,叫《天下》。

在这一篇里,庄子感慨,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思想太混乱了。庄子

说:“道术将为天下裂”,思想界已经被动乱的天下撕裂了。

然后庄子就梳理了一下,当时有哪些学术流派。墨翟、禽滑厘是一

派,宋钘、尹文是一派,彭蒙、田骈、慎到是一派,关尹、老聃也就

是老子,是一派,庄子自己是一派,还有惠施是一派。

这里面,可能很多人名你都没有听说过,没关系,你就注意这个:庄

子没有使用什么儒家、法家之类的提法。还有,庄子把老子算成一

派,把自己算成另外一派,“我和他不一样”。还有,庄子和孟子同

时,可是庄子对孟子提都不提。

这说明什么?庄子的时代,他对诸子流派的认识,和我们今天完全不

挨着。

值得关注的第二篇文章,是《荀子·非十二子》,庄子是战国中期的

人,荀子是战国后期的人,荀子生活的年代比庄子晚。

在这篇文章里,荀子对十二位他看不惯的学者进行了批判。荀子把十

二个人分了六组。我们注意几点:

第一,荀子也没有使用法家、道家这样的称呼。

第二,荀子提到的这十二个人,有些和庄子提到的是重合的,但是分

类不同。比如说庄子把墨子和宋钘分为两派,荀子认为墨子和宋钘是

一派。这说明学派的划分,战国时也并没有统一的认识。

第三,荀子大骂孔子的孙子子思,还有孟子,这俩是一派,荀子骂得

非常难听,说这俩号称学习古代的先王,其实不得要领,看起来很渊

博,其实在胡扯,还喜欢声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这可是我爷

爷孔子的话啊。真是替你爷爷丢人。

点名骂了十二个人之后,荀子似乎是没骂过瘾,继续骂,下面大概是

嫌人家份量不够,没点自己所骂的人的名,但点了他们祖师爷的名,

包括“子张氏之贱儒”,“子夏氏之贱儒”,“子游氏之贱儒”……子

张、子夏、子游,都是孔子的学生,荀子认为他们的传人,都是“贱

儒”。

从这些内容看,当时所谓儒家确实已经很繁荣了,只是内部山头林

立,矛盾很尖锐。

第三篇文章,《韩非子·显学》,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年代再晚一点。

这篇一上来就说: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终于出现了我们熟悉的观点,有儒学有墨学,儒学的代表,是孔子;

墨学的代表,是墨子。

然后还介绍了,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墨家分为三派。具体如

何如何。

从这篇文章我们终于可以确认,儒家、墨家,这两派战国时代确实是

有很大影响的,但是,其他的什么学派是不是存在,就不好说了。

可以肯定的倒是,孟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什么法家学派。因为《孟

子》书里有“法家”这个词,“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法家指有法度的大臣,是个褒义词,并不是指法家学

派。而以孟子的立场,如果有了法家学派,在他那里,法家就只能是

个贬义词了。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好,战国人企图系统介绍战国诸子的文章,就这三篇。那再看晚一点

的材料,西汉人的文章,有一篇特别值得关注:叫《论六家要旨》,

作者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

司马谈认为,诸子的学问,可以划分为六大派,也就是所谓六家。

司马谈看来,六家当中道德家,或者就叫道家是最高明的,另外五

家,各有各的长处,又各有各的短处。

我们不管司马谈对六家思想的评论对不对,反正我们知道了,在司马

谈看来,诸子思想,分为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和道德家

(道家)。

司马谈的这个划分,影响太深远了,后来的学者,一方面是把六家增

加为九流十家,另一方面是在读先秦诸子的书的时候,习惯性地会想

一个问题,这部书属于哪一家。

也就是说,后人对先秦诸子学派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司马谈这篇文章

奠定的。因为司马谈这个划分,一方面确实有他的道理,作为后来人

回顾历史,宏观判断确实可能做到比历史当事人更清楚;另一方面他

提的概念工具真好用,确实为后人降低了认知成本。关于先秦诸子有

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叫“诸子百家”,一个叫“六家要旨”:

诸子百家是说诸子有很多,诸子著作更多,西汉官方搜集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