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古诗词之语言鉴赏.ppt
文件大小:377.5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0
总字数:约3.49千字
文档摘要

关于古诗词之语言鉴赏第1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炼字(词)类】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一、设问方式:鉴赏语言炼字炼句类题目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或诗(词)眼是什么?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请对某字进行赏析。④本诗中的某字,换成另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按顺序先后关注诗句中以下的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第2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答案: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态,表现出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第3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请简要赏析一下“乱洒衰荷”句中“乱”字的妙处。解析:要赏析“乱”的妙处,势必要从写景的角度和抒情的角度两个方面去分析。于景而言,“乱洒”是诉诸人的视觉,“真珠雨”是诉诸人的听觉,李商隐有“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真珠雨”也容易让人联想起白居易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妙句。而第二层意思可能被忽略。于情而言,乱的形、乱的声正是主人公乱的心绪的外在体现。答案:“乱”字既写出了雨洒衰荷凌乱惊心的声响,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还显示了凭栏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心绪之乱。第4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解析:寒山是唐朝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中描写寒岩附近高山深壑的景色,通篇浸透了寒意,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后两句才直接表现诗人情怀,让人联想起“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意出红尘、超然物外的情趣。答案:“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第5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规范思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的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例1.(2010·福建)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访隐者”的“访”字。踏第6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例2.(2010·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好事近①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愉悦人心。第7页,共1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例3.(2010·广东)阅读